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57963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目 录1.选题依据.41.1研究的现状.41.2.研究的背景.41.3研究的目的.42 .我国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5 2.1生态旅游的概念.5 2.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53.我国生态旅游实践面临的问题.83.1旅游环境问题严重.83.2生态旅游认识不清.83.3生态旅游的管理模式混乱.94.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04.1为生态旅游发展筹集资金.104.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104.3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10 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10参考文献:.11论生

2、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摘 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筹集资金,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对公民的素质教育和环境意识的培养等思路。关键词:中国 生态旅游 发展对策1. 选题依据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

3、游年。 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1.1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虽然生态旅游的

4、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生态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即加以利用。此时很多地区却由于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开展生态旅游能够改变居民的生存方式,缓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于是人们在探求一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过程中,世界生态旅游开始逐步兴起。到80年代很多国家都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旅游方式,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生态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相对的宣传

5、教育力量薄弱,现阶段的生态旅游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制约。 1.2研究的背景 关于生态旅游的背景,学术界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有的学术家认为生态学家眼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等游憩或娱乐服务功能。当游客在为生态旅行掏钱时,他们实际上在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买单。整个交易的卖点就是游客可以观赏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奇特的动植物和其他资源禀赋。还有旅游大众化也是生态旅游产生的一个背景,家庭人均收入增高,人们出去度假的次数就会上升,旅游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城市恶劣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困扰,有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态心”促成了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效益。生态旅游

6、正是在这些背景下产生的 1.3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到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阶段,片面的强调那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却严重忽视了旅游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我国国土面积很大,绿化面积却逐渐锐减,我们在旅游开发中带来的伤害势必会影响子孙后代生活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方法的提出,可以慢慢减小旅游开发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研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将生态旅游了解的更加透彻,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对策更好地运用到环境问题解决,缓解过度旅游开发给大自然的破坏。2. 我国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

7、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包括四方面的内涵:第一,生态旅游的对象为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人文社会景观;第二,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它在生态上更关注延续性,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形式;第三,注重旅游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第四,突出了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改变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观和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对资源与环境自觉保护的意识。 2.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

8、悠久的。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1997年底,我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大部分森林公园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年

9、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2.2.1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时,粗放式的开发。开发种种开发,请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为每年降低6-30厘米,只是黄龙还划地一开始退化,面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胡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

10、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2.2.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2.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

11、、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