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57960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032022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nguistics学分: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语言学概论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基本学问,驾驭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识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语言,了解有关语言问题的最基本探讨方法、探讨领域、概念范畴,驾驭语言的本质、功

2、能、结构以及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相识,培育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拓宽思路和视野,初步具备用科学方法分析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的实力。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学习提高语言读写实力的课程,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写作等,这样可以削减语言障碍,有利于学好语言学的理论学问。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英语语言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详细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语言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探讨范围、分支及其在它学科领域的应用;2、熟识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现代语言学

3、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3、驾驭语言学各分支中相关的理论与概念,能初步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相关的语言现象。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涵盖范围很广,既涉及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很多交叉学科,如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用学(包括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以及神经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等。语言学的进一步探讨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在所开设的课程中,英语词汇学与本课程关系最为亲密,词汇学的很多概念、理论和探讨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写作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文学与语言

4、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探讨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探讨,这两个领域都必需同时涉猎。四、学时安排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章节(内容)讲课学时试验(上机)学时课堂探讨(习题课)学时现场教学学时总学时第一章 绪论44其次章 语音44第三章 形态学44第四章 句法学66第五章 语义学44第六章 语用学66第七章 英语语言学流派44合计3232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戴炜栋.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化出版社,2002.参考书:Lyons, 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ambridge: CUP, 198

5、1.Robins, R.H. General Linguistics. 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00.胡壮麟.语言学高级教程. 北京:北京高校出版社, 2001.刘润清、文旭. 新编语言学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06.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主要运用启发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注意师生互动的原则,变更“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激励、启发学生回答,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英语学习实力以及运用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以课程讲授为主,尽量结合实例分析,如条件许可,可采纳多媒体教学。七、课程考核方式本课

6、程为考查课,采纳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期末成果为百分制,平常占30%,期末试卷成果占70%,试题难易程度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纳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推断题、问答题、应用题等类型。填空题、推断题和问答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学问把握,主要检测学生的识记实力,这部分占试卷比例的50%;单项选择和应用题除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学问的把握以外,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实力,这部分占试卷的50%。其次部分 课程内容大纲第一章 绪论(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语言的定义、性质和功能,如语言的随意性、二重性、

7、创建性和移位性等;熟识:语言学的探讨范围、语言学探讨的科学程序、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及其探讨对象;驾驭:语言与言语、语言实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言语与书面语、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横组合与纵聚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等区分性概念。本章为入门章节,主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学概念。教学重点为语言和语言学的概念、语言与言语、语言实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言语与书面语、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横组合与纵聚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等区分性概念;教学难点语言与言语、语言实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横组合与纵

8、聚合等抽象的概念,并运用详细语料证明这些概念。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章介绍语言学的探讨范围、语言学探讨的科学程序、语言学的分支和几组重要的区分性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语言学的探讨范围和语言学探讨的科学程序,深刻理解并驾驭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探讨对象,了解语言的定义、性质和功能。驾驭语言与言语、语言实力与语言运用、共时与历时、言语与书面语、语言行为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横组合与纵聚合、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等区分性概念。其次章 语音(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语音学

9、和音位学的区分。熟识: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分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驾驭: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以及语音特征;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本章教学重点为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及分类、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分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教学难点为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及分类、音位学的重要概念如音位、因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等。本章学问可以帮助学生驾驭发音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可以使自己的发音更加标准,语音、语调更接近于英美本族人。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章介绍语音学和音位学的有

10、关学问。介绍了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以及语音特征。理解并驾驭语音学及其分支的定义、发音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英语辅音和元音的描述与分类、协同发音与国际语音表以及语音特征;介绍了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分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驾驭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音位学的重要概念(音位、音子、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分布类型等)、鉴别音位的原则、区分性特征、音位规则、超切分特征、严式音标和宽式音标等。第三章 形态

11、学(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形态学的内涵,形态学主要探讨词的构成及构词规则。熟识:语素的定义以及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分(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驾驭:干脆成分分析方法以及构词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英语词汇,驾驭构词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扩高校生的词汇量。本章教学重点为语素的定义以及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分(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

12、子和零语子之间),干脆成分分析方法以及构词法;教学难点为干脆成分分析方法以及构词法的运用。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章介绍形态学的探讨范围、语素的定义、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分(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干脆成分分析、以及构词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驾驭形态学的探讨范围、语素的定义、几组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或区分(包括词根、词缀、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之间,前缀、后缀和中缀之间,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之间,词根、词干和词基之间,语素、语子和语素变体之间,空语子和零语子之间

13、)、干脆成分分析、以及构词法。第四章 句法学(6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句法学的定义、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分、以及结构歧义现象。熟识: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驾驭: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干脆成分分析、标记法干脆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以及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学问分析不同的句子,把握句子的结构,了解句子的生成,提高其造句和运用句子的实力,从而提高其写作实力。本章的教学重点为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

14、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干脆成分分析、标记法干脆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以及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教学难点为深层结构的树形图及生成规则的运用与分析。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章介绍句法学的定义、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干脆成分分析、标记法干脆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分、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以及结构歧义现

15、象。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驾驭句法学的定义、语法与词法和句法之间的联系、三种句法关系(横组合关系、纵聚合关系、等级关系)、分析句法关系的几种方法(干脆成分分析、标记法干脆成分分析、短语标记法、方括标记法)、成分关系与依存关系的区分、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分、生成句子深层结构的短语结构规则、将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转化规则、以及结构歧义现象。第五章 语义学(4学时)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的分支、有关意义的理论;熟识:语义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reference, denotation, referent, sense, extension, intension, concept)以及述位结构理论。驾驭: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要素、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关系、确定句子意义的基本因素。对词汇和句子意义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实力。本章教学重点为语义学的定义、语义学的分支、有关意义的理论、意义的类型、意义的要素、成分分析理论、语义场理论、词汇关系、确定句子意义的基本因素、句子之间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