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79464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 二期课改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整册教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课题(章节) 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内容:教材P1。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 2、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连加、连减、混合计算。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 导课:游戏(课题):滑雪比赛我们今天进行一种游戏,看谁先到达终点,游戏的诀窍在哪里呢?这就要靠小朋友们自己去观察了。(教师出示所有的题)你仔细观察两条通往终点的题目。二、新授。你觉得要同时到达终点,怎样算又对又好? 你觉得算哪道题就可以了?为什么?你如何运用这道题去帮助别的题?教师组织学生观察

2、第2题连加并比赛计算。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第3题连减并比赛计算。全班学习交流。三、拓展:你能用刚才帮助的题(刚开始算的那道题),组织学生观察第4题连加连减并比赛计算。你能当一回编辑老师,便一边类似的题么?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那些知识?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作业:学生观察课件,根据老师的提示观察题组,总结得出:可以先选择自己会的题目,可以加快比赛的速度。小组讨论观察得出:计算连加连减题目时,要注意从左往右计算。教师总结得出:加减混合计算时,要从左往右计算,计算时要看清题中的计算符号。学生自行编写并说明理由。每一组自己创造一组帮助题。以游戏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

3、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推导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孩子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拓展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总结能力和反思能力。课题(章节)加与减内容:教材P3页。教学目标:1、能从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2、能理解图示,知道用图示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3、能使用图示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建立加或减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4、能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能使用图示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建立加或减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能使用图示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建立加或减的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师】 多

4、媒体课件【学生】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桶里有条 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 鱼缸里有条一、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根据动画讲故事。你看到了什么?二、新授:出示教学图(题1):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捞出条 鱼缸里还条有条 鱼缸里原来有条?师用线段图表示:你能看图或线段图讲一个数学故事么?师在线段图上作相应的表示。鱼缸里原来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师板书:23-5=8(条) 答:还剩下18条。 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23-18=5(条) 答:捞出去5条。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18+5=23(条) 答

5、: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出示投影:小巧的问题: 现在鱼缸里的鱼多还是桶里的鱼多?多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师板书线段图: 桶里有条 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 鱼缸里有条 三、巩固作业: 配套练习p7 四、总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谁表现最好?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所观所想。学生观察图画:鱼缸里有18条鱼,桶里有5条鱼学生自由讨论得出:捞出来的鱼鱼剩下的鱼的关系。生编:1、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捞出来5条,还剩下多少条?生列式: 2、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捞出去一些,还剩下18条,捞出去多少条?生列式:3、鱼缸里原来有一些鱼,捞出去5条,还剩下18条,鱼缸里原来有多少条鱼?生列式:生

6、讨论:生得出:鱼缸里的条数桶里的条数=鱼缸里比桶里多的条数列式:28-5=13(条) 答:鱼缸里多,比桶里多13条。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利用动画激发孩子上课的兴趣。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把所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述出来并且学会编应用图,培养孩子口头述说的能力。通过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孩子的异向思维和进一步增加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通过空间关系建立加减法关系的模版,使孩子能够更加方便的理解题意。同过这种总结方式方孩子学会自评和他评,并对滋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好处。课题(章节)巧算内容:教材P45页。教学目标:1、学会凑整巧

7、算。找最接近的整数进行巧算。2、会进行推导巧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利用凑整巧算。教学难点:利用凑整巧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导课: 1、凑十游戏。师生配合完成。 2、出示卡片:找出与卡片上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复习计算:用24+20可以帮助那些题进行计算?请你写出来并说明理由。教师总结归纳。刚才我们复习了那么多,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巧算。出示课题:巧算二、新授:1、 加法:从复习内容中抽取一组重点讲解:24+20可帮助的题:25+1926+18反过来,26+18 25+19是被24+20

8、所帮助的,为什么用这道题帮助他们最简单? 师板书:26+18=24+20教师总结:多加的要减去。那哪些题还可用24+20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请你说一说。33+11用24+20帮助可以么?为什么?师总结:把一个数看成接近他的整十数进行加法计算,我们叫做凑十法。2、练习:配套练习p3第一题。3、减法:小组讨论:82-67你能运用凑十法进行巧算么?师板书:82-67=85-704、练习:配套练习p3第2题。三、练习巩固:教材上的习题。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一种巧算方法是什么?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与老师配合游戏。学生可以小组完成、也可以自己单独完成这道题的帮助题。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24+20可以

9、帮助下面的两道题.学生得出结论:因为整十数容易加减.学生观察得出:26+18,18接近20,所以把18看成20来加,结果多加了2个,要使和不变,多加的2个还要再减去,所以第一个加数就要减少2。学生在小组内说一遍理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写、可说的方式。学生小组讨论并试做。得出:少减的要加上(加在被减数上)学生回答:凑十法把加数或减数看成与他接近的整十数进行相加减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反变,加则减,减则加)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复习前一课的内容,为后面的知识作铺垫。通过师生共同推导过程,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也使孩子易于明白知识的来源。培养还自得创新能力和和探究能力以及举

10、一反三的能力。课题(章节)方框里填几内容:教材P6页。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等式的概念。2、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下列类型的方程:a+=c, +b=c -b=c, a-=c教学重点: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下列类型的方程:a+=c, +b=c-b=c, a-=c教学难点: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下列类型的方程:a+=c, +b=c-b=c, a-=c教具、学具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导课:同学们认识蚕宝宝么?你知道他吃什么?出示课件:蚕宝宝吃桑叶的动画。出示课题:“吃掉”的是几二、新授:出示题1:看一看,填一填。你能看着

11、线段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并列算式么?出示题2:第一张:蚕宝宝吃掉了什么?那我们把吃掉的数先用一个方框表示。师板书:44+ =62那你能把这个数补上去么?你是怎么算的?第二张和第三张:观察一下下面的这两张桑叶,蚕宝宝分别吃掉了什么数?你能把它补上去么?你是怎么算的?师总结:我们在做这样有方框的算式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方法: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线段图直接得出算式算出答案,也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答案。一、 巩固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做。教材p8第三题。四、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结合学生的认识说说自己对蚕宝宝的认识。学生根据线段图讲故事列算式。34+22=5622+34=5656-22=3456-34=22

12、生讲故事,回答问题并列算式。学生是补数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1、根据线段图来直接得出。 =62-44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2-44=学生分组讨论,说明理由。有余力的同学科根据线段图讲讲数学故事。学生完成练习,先做完的同学可口述完成的方法和根据算式画线段图。结合教材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同时引起孩子的兴趣。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同时会利用线段图为载体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分层次作业和练习,有利于孩子的培养。第二单元 乘法、除法(一)课题(章节)乘法引入 内容:教材P811页。教学目标: 1、通过审图使学生发掘图中重复的情节,为乘法引入奠定基础。 2、会看图说出几个几连加,即同数连加。 3、会根据同数连加,引入乘法并明白乘法的意义。教学重点:乘法模式的构建。教学难点:乘法模式的构建。教具、学具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