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576409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编制依据11.3 研究范围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2.1 项目背景32.2 建设的必要性3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63.1 建设内容63.2 建设规模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74.1 项目选址74.2 建设条件7第五章 工程方案95.1 工程方案95.2 总平面布臵105.3 建筑115.4 结构125.5 供配电145.6 给排水16第六章 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及劳动安全206.1 环境影响与保护206.2 节能256.3 消防286.4 劳动安全30第七章 项目管理及项目实施进度327.1 项目

2、管理327.2 项目实施进度32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8.1 投资估算348.2 资金筹措34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359.1 项目招投标35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3610.1 结论3610.2 建议3610.3 下阶段设计所需资料36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人民基层法庭建设项目项目地址:某县某镇项目实施单位:某县人民法庭法定代表人:建设性质:新 建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 2660 平方米(折合约 4 亩),总建筑面积 1800 平方米,总投资 194.4 万元。1.2 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委托函(2)人民法院基层法庭建设标准

3、建标2010143 号(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4)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6)国家、省、市其他现行相关文件及设计规范、规定(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3 研究范围根据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 托书的编制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为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 庭建设项目。由于目前某县人民法庭现有的独立审判不能满足某 县人民法庭的使用要求,因此需新建基层法庭用房。按照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本报告就以下内容进 行了研究:(1)工程项

4、目建设的必要性(2)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4)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的设计(5)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项目实施安排(6)社会效益评价(7)环境保护及节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某县人民法庭坐落在某县某镇,近年来,由于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以致各类案件不断上升。每年该院 6 个案件, 现有的基层法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这不仅影响正常 的工作秩序,又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21 世纪,人民法庭的工作主题是“公正与效率”,人民法庭的物资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

5、绕这个主题,为实现“公正与效率”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保障。为维护执法的严肃性,使案件审理与正常工作秩序互不影响, 促进相互工作的开展,保障执法干警和诉讼参与人的生命安全。根据某县“十二五”计划及上级有关要求,提出本项目,即对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进行建设。2.2 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是在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当遵循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公正司 法、司法为民等这些具体理念。某县人民法庭各项工作按照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树立大局意识,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项目建设有利于推进某县人民学法用法工作;深入开展面

6、向大众的法制宣传活动,推进“五五”普法教育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重点疑难案件调处;做好年度法律服务所年检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工作。项目建设是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2.2.2 项目建设是适应法律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发展、有效执行审判职能的需要城市的不断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随着某县的 不断发展,和种法律业务不断增加,某县人民法庭专用基层法庭 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现有的规模已不能满足正常审 判需求,行政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满足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与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解决基层法庭建设问题,建设基层法庭 已成为某县

7、人民法庭建设及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实 施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建设工程是十分迫切的。2.2.3 项目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洗力 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 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 求某县人民法庭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上取 得新进展;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取得新进展;在服务某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某县人民法庭具有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地域建设、大发展战略的作用,加强人民调解职能的建设,及时调解民间纠纷, 增进人民团

8、结,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人 民调解等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法院基层法庭建设作为某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法律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项目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2.2.4 项目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让法院工作人员更好的服务人民 群众,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 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法律行政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和检查,有利于法律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全民法律意

9、识的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服务群众的观念进一步的转变和巩固。因此项目建设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3.1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点在某县某镇。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新建建筑一栋(5 层),配套建设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绿化等设施,总建筑面积 1800 平方米,总投资 194.4 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基层法庭工作的需要。3.2 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 2660 平方米(折合约 4 亩)(实际用地面积以土地规划部门实测为准),新建总建筑面积 1800 平方米。表 3-1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m

10、22660折合 4 亩2建筑基地面积m210003总建筑面积m218004道路面积m212005广场面积m24606绿地面积m21500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4.1.1 场地选择项目拟选址在某县某镇。项目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捷,市 政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良好。4.1.2 场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本宗土地权属国有。规划总用地面积 2660 平方米(折合约 4亩)。该宗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行政办公用地。 拟选场址主要情况见表 5-1。序号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 4-1拟选场址主要情况一览表1用地面积2660m22场址地貌特征前后无障碍物,场地平整3交通运输条件交通方便4供水市政给

11、水管网5排水市政排水管网6供电市政电网7生活、福利设施条件位于某县某镇,条件较好8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无明显不利影响4.2 建设条件4.2.1 工程地质条件本项目区场地较为平坦,根据周边建筑情况并结合场地地基 土层特征,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基础沉降要求。4.2.2 交通条件项目拟建地位于某县某镇,交通方便。4.2.3 公共设施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内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供电及通讯系统,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方便。(1)供电:项目区内已有市政供电设施,供电线路已铺设至 建设场地附近,容量满足项目要求,可直接对项目供电。(2)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主干管从项目建设场地旁经过, 可引入支管进入场址内,满足项目供

12、水要求。(3)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雨水直接排入 城区雨水排水管网,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水管网已铺设至建设场地附近,本项目只需就近接入即可使用。(4)通讯:区域内通讯与市政通讯网相联,线路畅通。省、 市联网的有线电视网、光纤宽带网已建设完成,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全区,通讯条件极为方便。4.2.4 地形地貌项目拟选址在某县某镇。建设条件较好。项目建设场地较为 平坦,适于项目建设。4.2.5 施工条件(1)物料供应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当地市场供应充足。商家可直接供应。(2)场地条件项目建设选址地势较为平坦,工程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较好, 自然条件对整个工程影响不大。但应注意尽量避免在

13、雨季施工, 以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第五章 工程方案5.1 工程方案5.1.1 规划指导思想(1)在场地总体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基地,满足城市总体 规划要求。根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合理组织场地内外的各种人流、车流,力求做到内外交通简洁便利,畅通顺达,避免各种流线间的相互干扰。(2)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布局合 理,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3)在材料的使用上,积极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提高 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4)在场地环境设计上,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设计,除了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外,还注重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废水、废气

14、、 噪音的处理。在减少外界因素对建筑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做到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5)注重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防火设计规范。(6)注重场地无障碍设计,场地内设残疾人坡道,体现社会 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5.1.2 规划原则(1)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规范和设计。(2)安全原则:建立良好的安全保障机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或对周边环境造成 污染。(3)“三同时”原则: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卫生等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系统原则: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 单位统一建设,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实现资源共享,各项设施配套合理,满足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庭的需要。5.2 总平面布置5.2.1 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某县规划技术管理规定5.2.2 规划布局结合本工程的性质、用途和相关要求,某县人民法庭基层法 庭建筑总体布局采用均衡的方式,强调建筑的空间序列和轴线关 系。总体布局体现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