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7536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城乡规划全方位突破教考案新人教版选修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4城乡规划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形成。2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及意义。4城市环境问题及其主要成因与相应的治理对策。5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1识记:城市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2理解: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和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3应用:结合实例材料,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及意义。乡村聚落1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乡村发展阶段条件生产活动居住特点原始聚居生存的需要采集、渔猎穴居、巢居分散的乡村聚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农业、畜牧业半固定的原始棚居固定的

2、乡村聚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定居农业固定的集团式聚居2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地理环境特点形态成因分布平原规模大,人口多,房屋密集团状农耕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 久平原及湿润盆地内部丘陵狭长带状、串珠状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沛坡麓地区山区分散,规模小,具有流动性分散型便于生产、生活山间谷地和盆地干旱区规模小而集中团状、带状泉水和河流附近沙漠边缘绿洲湿润区规模小而分散分散型便于排灌、就近管理水稻种植区交通发达区狭长,沿交通线延伸带状便利的交通条件邻近交通线商贸繁荣区规模较大团状商贸活动对人口的吸引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例1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

3、收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流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材料2: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2)我国北方地区房屋坐北朝南建筑的原因是(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_。(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其原因是_。获取和解读信息由图文材料可获取以下信息:(1)古聚落的分布受河流、气候等

4、因素的影响。(2)居民区位于凸岸处,受地形、水流速度的影响。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聚落产生的原因。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凸岸三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凸岸水流速度小,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第(2)题,北方地区房屋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避寒。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凹岸河水流速快,流水侵蚀强烈,水域较凸岸深,利于港口建设。答案(1)安全:凸岸有河水三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2)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

5、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城市的形成: (2)城市的发展阶段:历史阶段时代背景城市特点社会制度生产力状况职能规模城市发展早期奴隶社会农业、手工业商品交换行政管理、很小中世纪时期封建社会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职能增强较大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生产多种职能并存越来越大2世界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差异(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 (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3城市环境问题及成因、治理对策问题成因措施资源短缺土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有大量土地城市、公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加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

6、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开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等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

7、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例2(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和_。(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获取和解读信息由图示内容可获取以下信息:(1)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数量减少,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区域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析第(1)题,由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可总结归纳其发展的特点。第(2)题,地

8、域联系有多种形式,该区域城镇间联系主要方式为交通运输。第(3)题,城镇发展最快的是地域联系最方便的地方;沿AC铁路、河运方便,故发展最快。第(4)题,不合理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有耕地减少,用地紧张。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减少(2)交通运输(3)AC(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 000多座,现存1 88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实属罕见。(1)由材料可知,碉楼属于_(乡村聚落或城市聚落)。(2)开平碉楼的兴起除与过去社会治安因素有关外,还与当地

9、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试分析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3)我国许多典型的、保存完好的民居村落,像皖南的宏村、西递等,都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而北方较少,其自然原因为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乡村聚落的知识。第(1)题,由对碉楼的描述和文中“乡土建筑”的文字可知应属于乡村聚落。第(2)题,开平碉楼的兴起是因为一方面过去社会治安差,碉楼高大封闭可以抵御入侵;另一方面也和当地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及多洪涝灾害等自然环境相适应。第(3)题,这些古村落之所以保存完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所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答案:(1)乡村聚落(2)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多受台风暴雨侵袭,常有

10、洪涝之忧。(3)这里多山地丘陵,相对封闭,交通不便,对外交往甚少,少受外界侵扰,故保存完好2读“某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阶段,在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开挖了人工运河,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阶段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如果该地区为发达国家的某地区,阶段可能出现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为_。(3)该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_和_的特点。(4)试分析该地区在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解析:早期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交汇处。开挖运河是因为它连接了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而这两地都可能发展钢铁工业,利于发挥河运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的优势。该地区人口流动前期

11、是从乡村到城市,到后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所以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环境问题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问题,二是该地区大规模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答案:(1)位于河流交汇处随着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钢铁工业的发展,运输量增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开挖了人工运河。(2)由农村到城市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增多(3)多样化网络化(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3下图为某大城市1967年、1990年、2010年的平面示意图。比

12、较三幅图回答问题。(1)该市从1967年到1990年城市变化的特征是:_;_;_。(2)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有_。(3)该城市从1990年到2010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_。(4)市中心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_。(5)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7年到1990年,城区面积扩大,工业区增多;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第(2)题,1990年前后,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出现城市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问题。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年到2010年,工厂开始向郊区迁移,人口也随之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高速公路和卫星城。第(4)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市中心地价上升、环境状况较差,而郊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第(5)题,由以上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