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7516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单元设计模板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3-1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所需时间9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整合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中的二、三、八单元,内容包括第2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单元“近

2、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核心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该部分内容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本内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范围也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到全球;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被不断改变着。可以说该内容是必修二最基本的主线,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紧密相关。 在本主题单元中,我把3个单元重新组合成4个专题进行教学:主题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通过学习、讨论、探究第5、6两课内容,掌握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形成及进一步拓展等基础知识,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

3、形成的影响。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与进一步发展。通过学习、讨论、探究第7、8两课内容,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史实,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主题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以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为例)。通过学习、讨论、探究第三单元,认识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展重大变化,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专题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道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和WTO等基础知识,认识全球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逆的。 这4个专题的内容梳理出了近代以来

4、世界经济发展的主线,跨度很大,内容也很多,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主线清晰,易于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形成知识体系。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殖民扩展、世界市场、工业革命、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全球化趋势等概念。2、 掌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明确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知道以中国为代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概况。3、 认识西方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全球化是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参与。 过程与方法:1、图文结合,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史实。2、从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角度看待

5、列强殖民活动的影响。3、列表处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给我们经济发展的启示。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认识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的,人类文明是不断进步的。5、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认识到五百年前的航海先驱们与困难、落后搏斗,不畏艰险,人类才利用海洋搭建起了真正地世界舞台。2、 从殖民活动的双重作用上,体会事物的两面性,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物。3、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认识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认识人类文明是不断进步的,唯有顺应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

6、地。4、 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对应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本课的内容标准是:1、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5、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7、化发展趋势。6、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认识其影响和作用。7、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 新航路“新”在何处?为什么要“通往东方”?新航路开辟后对这些国家和世界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2、 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世界的?3、 新史观下,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以近代中国为例)经济结构的变动对自身与世界的影响。4、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个巨大的贸易交流场中,中国,又该何去何从?专题划分主题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与进一步

8、发展。主题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以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为例)。专题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拓展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初现并进一步得到拓展,开全球化趋势之先河。新航路开辟促成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初现,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本专题分两步来处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直观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阅读主题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分析,探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9、1、 通过探索新航路“新”在何处,为什么要“通往东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认识新航路开辟分别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那些影响。2、 通过学习早期殖民扩张,认识早期殖民活动对世界市场的作用,同时认识到殖民活动的非正义性及其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本专题问题设计1、 新航路“新”在何处?为什么要“通往东方”?2、 新航路开辟后对这些国家和世界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3、为什么说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及相关演示课件常规资源历史地图册、文字资料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主题资源包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

10、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合作探究一 :由分散到整体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2、学生根据历史地图册的提示,同桌之间合作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合作探究二: 3、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4、教师布置任务,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5、 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适当点评,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早期殖民活动。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同桌之间以提问的方式互查,各小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2.过程方法:指导同学之间与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评价。3.教师作总结性发言,给出中肯的答案和评价。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与进一步发展所

11、需课时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本专题主要讲了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的推动,是主题单元的重点内容。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它们如何推动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并发展由教师展示主题资源,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从对史料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本专题问题设计1、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

12、先发生在英国?2、 为什么说“瓦特蒸汽机出现后,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3、 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影响。4、 两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世界的,它们与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关系?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及相关演示课件常规资源历史地图册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主题资源包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探究活动一:1、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指出,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哪些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要素“资本、劳动力、市场、资源、技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2、 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点拨纠正。探究活动二:1、识记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3、。2、 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检查识记情况。探究活动三:1、能力提升制作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2、学生自主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小组内讨论完善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指导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指出存在问题与修改意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基本史实:(1)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哪些条件; (2)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评价方法:基础知识的提问与默写评价指标:基础知识测试评价量规2、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结果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作品;指导同学之间与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互评与小组互评的基础之上做点拨与总结。

14、专题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以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为例)。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核心内容是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社会为例)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这些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踏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征程。主要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的曲折发展等内容,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背景、原因、表现和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表现,进一步明确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探究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从而明确以

15、中国为代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附庸。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等概念。2.掌握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3.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和作用。4、认识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本专题问题设计1.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农业文明,进步还是衰退?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何?3、新史观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及相关软件常规资源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主题资源包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