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57362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喜欢美好的环境说课稿一、说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喜欢美好的环境。本课有“美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这儿怎么了”、“让垃圾回家”三个话题,这节课我将呈现前两个话题的教学。二、说学情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家庭都住在环境优美的小区里。这样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好心情。然而,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逐步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并行。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尾气污染往往习以为常,因此对保护环境的意义认识不清。但孩子们是喜欢美好的环境的

2、,也想用七彩画笔画出心中最美好的生活图景,所以他们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三、说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环境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行为与习惯:对大自然中的各种污染进行调查探究活动,保护环境。知识与技能: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日常分类,学习基础的废物利用的小方法,变废为宝。过程与方法:用图片欣赏、想象活动、绘画等方法来体验生活环境的美好,进行环境保护的初步教育。四、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美好的环境,享受其中快乐的生活,体会由此带来的美妙心情;通过课外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污染。帮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

3、良好习惯。五、说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带彩笔六、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教学旨在关注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本课教学重视“活动体验”。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学法:1、直观感受法。通过看视频2、讨论交流法。 3、活动体验法。通过画一画、演一演七、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活动:(1)美好的环境,美丽的心情(2)大自然的美丽景色。(3)畅想美好生活环境(4)身边环境的破坏(5)进行环保实践活动一:美好的环境,美丽的心情通过课前做个游戏:眨眨眼睛,鼻子嗅嗅,摸摸耳朵,擦擦皮肤动作的体

4、验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的融洽,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从而感受到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心情好起来。通过分享照片,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激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留恋与向往。活动二:读儿歌,抒心情通过念儿歌,师生一起律动来抒发心情,在读一读、拍一拍的活动中感受美好环境带来的愉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老师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活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于是便立足课本设计了这一环节的律动。使儿童直接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三:畅想美好生活环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畅想美好环境中的有趣活动,在此基

5、础上激活学生进行未来美好环境的头脑创意,并且用七彩颜色画出孩子们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动脑又动手。同时,使他们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活动四:身边环境的破坏 通过出示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环境被破坏和污染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不满,从而明白美好的环境人人喜欢,可是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来创造和维护。通过演一演,让学生体验噪音污染的危害。活动五:进行环保实践通过交流、讨论、课外实践调查等,启发学生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试着改造身边的生活小环境。课外的实践调查活动,是将课内的探究方法延伸向课外,从而逐步养成探究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