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57259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村宋少斐习作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中的发现习作说课稿 王兆新村小学 宋少斐教材说明这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训练。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教学目标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准确选材,把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写具体、写生动,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观察水平和语言素养,在交流、表达中体验到观察的快乐。教学思路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要他们写出观察中的发现,很多学生会误以为观察就是“看”,不懂得把生活中的观察与发

2、现写生动、写具体。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淘出蕴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捕捉习作的内容,激起习作的欲望。同时在练笔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恰当地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2描写观察与发现的一篇优秀习作。3与描述观察情景相关的好词好句。教学过程一、 回顾旧知,审题入手1回顾单元知识,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们了解到一些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指名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陆游游山西村的情景。学生自主简述陆游漫游山西村的情景。山阴道上,山光水色令人应接不暇。重重山遮,道道水绕,诗人几乎疑心无

3、路可走了。但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一个村落赫然在目,山西村便到了。陆游在探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就很难走到山西村了。对学生提问:学完本单元的课文你还有哪些感想?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想。教师小结: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亲身的体验,往往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想、多实践,作文才能写得富有真情实感。本环节设计意图,是为了回顾旧知,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为习作教学作好铺垫。2用心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学生齐读习作要求。教师指导审题。(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A习作内容:可以写观察事物(包括动、植物等)所得,也可以写观察中发生的有趣的事。B习作方式:可以写记叙

4、文,也可以写观察日记。C作文题目:自拟。力求做到准确、醒目、简洁、高雅。教师小结: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明确习作的对象、范围、写作方式等,根据习作要求准确选择习作材料。PPT给出教师总结的“审题小儿歌”,学生齐读。学审题,多读题,关键字词要把握。选材范围先定下,表达方式要恰当。不偏题,不离题,题目力求准新雅。本环节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明白:审题就是认真分析研究作文题目的含义或提示语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因为不会审题,习作时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因此习作教学时指导审题是第一要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动笔之前,有两件事情要注意,一是认定对象,一是辨明用意(或者说立意)。”

5、二、范文引路,拓宽思路教师提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明确了吗?那么,现在让你根据习作要求来写一写,你准备写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最近观察了三角梅,我发现三角梅的花是三瓣儿,花的颜色有很多种;我观察了校园里的杨树,我发现杨树的叶子现在慢慢变黄了。我观察了我家养的小乌龟,我发现小乌龟特别有趣。它很胆小,我只要用手轻轻碰一下龟壳,它的头就马上缩进去。教师对同学们能主动去观察表示肯定。但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观察必须运用五官去搜集信息,就是练习用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等获取习作的材料。教师告诉学生:观察并不是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试着去观察。比如周末在家喂小鸟,你对小鸟的生

6、活习性一定会有所了解。在校内也可以观察。比如课间活动,你看到同学们在玩各种游戏,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声这都是观察。有了这种好习惯,写作文就有话可说了。教师出示一篇范文给学生听读,让学生仔细听一听,看看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范文 我的发现 春天,我家门前的几棵大树长出嫩绿嫩绿的叶子;夏天,枝叶茂密,绿树成阴;秋天,叶子逐渐变成了黄色,开始慢慢地飘落下来,我大声叫道:“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天果实累累,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群群“蝴蝶”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也许你会问:秋天怎么会有蝴蝶呢?有!那就是被风吹落的叶子!它们在空中尽情翻飞,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绿的、半黄半绿好看极了。 咦!

7、好奇怪呀!树上落下的叶子,为什么总是叶背朝上呢?于是,我带着好奇心打开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面介绍到很多植物的叶子,叶背和叶面在植物生长时,接受阳光的量显著不同。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靠近叶面的细胞,有这一排排紧密排列的细胞,我们称为栅栏组织;而靠近叶背的细胞排列疏松,所以我们称之为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不仅细胞排列紧密,而且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这些叶绿素接受光,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素比较少,主要隐藏一些植物内部产物和水。落叶时,叶面部分密度较大,所以会先落到地面上。 在生活中,只要留心、仔细观察,你会成为生活中的百万富翁。本环节设计意图是为了不让很多学生误以为观

8、察就是认真地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促进学生更深一步地把握习作素材。三、捕捉题材,及时练笔1师启发引导:听老师念这篇文章时,很多同学忍不住笑出声来,看来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写得更好?同时让学生记录下同学们的发言,分两栏记录,为了自己写作做准备。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填表,再指名发言,全班交流。2.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要求把学生们想写的内容先拟个题目。3小组交流,再指名汇报。教师指提问,学生汇报。4.提问学生:知道写观察日记的格式吗?教师指导写观察日记的格式。本环节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审题后明白了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但却不知如何

9、准确地选材。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优秀范文一读,多数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典型事例,习作素材跃然纸上。4学生当场练笔,教师巡视。教师鼓励:看来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拿出自己的杰作,在这之前老师再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好词好句。冥思苦想东张西望眉飞色舞抓耳挠腮聚精会神愁眉苦脸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惊恐万状垂头丧气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紧锁本环节设计意图是因为词句贫乏是一部分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到了四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已不少,但多数学生在习作时“忘了”用上。教师只不过是把学生平常学过的一些好词好句重复再现,学生一下子就触类旁通。这正是中年级的小学生,需要“扶着走”。四、师生评析,修改习作1请两三位写得较优秀的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念给大家听。师生结合点评,重点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写生动。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2 生拟题,教师巡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