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56699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知识精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劝学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劝学二. 教学重点:1. 作者介绍:荀子,名况,世称荀卿,汉代因避讳汉宣帝刘询讳,讳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代表人物。2. 作品介绍:今存荀子32篇,是汉人刘向编订而成的,他在文中批评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政治上,他主张尊王道,举贤能,但又力主“兼称霸力,法后王”,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人性上,主张“性恶说”,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主张教化的作用。3. 课文分析:(1)作者为了证明“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首先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改变自己,提

2、高自己,作者是如何阐释的?答:首先,作者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一组比喻,说明某种事物虽然其组成因素没有质的变化,但经过一定的付出会得到一个全新的结果,说明学习能够产生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然后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说明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中绳)符合一定的规格(中规),确立一定的目标(为轮),采取相应的措施(輮),达到“槁暴”亦“不复挺者”的结果。然后由木及金,由金及人,逐层深入地完成阐述过程。(2)荀子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提出“学习很重要”的见解,那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儿,作者是怎样论述的?答:作者运用人们常见

3、的事情作了形象的分析,具体地指出学习的重要之处在于能够弥补人的先天不足,“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虽然“臂非加长”、“声非加疾”但却能产生“见者远,闻者彰”的效果,关键在于利用客观的有利条件“高处”和“顺风”。而学习是发现外景有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利用有利条件的重要手段。(3)作者在阐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从“积累”、“坚持”、“专心”三方面入手。文中哪些比喻是分别说明这三方面道理的?答: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手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

4、石可镂。学习应该专心致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三. 教学难点:本文是如何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答: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设喻,但设喻的方式却多种多样: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对应,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的方式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毫不板滞。有的单说比喻而隐含道理,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

5、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喻,后引道理,再设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进而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进一步论证。【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一. 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一组是( )A. B. C. D. 2. 与“一语中的”的“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B.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D. 天门中断楚江开3. 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中的“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 马之千

6、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 选出句式不同的一句(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阅读庄子 秋水,完成下列各题。6. 下面语句中是否有通假字?如果有,请找出:(1)泾流之大(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 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秋水时至,百川

7、灌河 B.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 吾非至于子之门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8. 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 与相同 与相同 B. 与相同 与不同C. 与不同 与相同 D. 与不同 与不同9. 本文共用了九个“之”字,按其用法为三类,正确的一项是( ) 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野语有之曰 我之谓也 少仲尼之闻 轻伯夷之义 睹子之难穷 非至于子之门 大方之家A. B. C. D. 10. 对课文中出现的四个“而”字的用法的判断哪一项正确( )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望洋向若而叹曰

8、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A. 的“而”均表修饰关系,表并列关系B. 表修饰关系,表承接关系,表并列关系C. 表并列关系,表示修饰关系D. 表并列关系,表承接关系,表递进关系11. 翻译句子:(1)于是焉河伯欣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3)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2. 课文中有两个“于是焉”,对其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B. 第二个“于是焉”的“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C. 两个“于”字都可译成“由于”,两个“焉”

9、字都作兼词。D. 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绵密。13. 以下6句,分编四组,能够显示河伯愧疚之情的一组是(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望洋向若而叹A. B. C. D. 14. 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流之大。B. 河伯起先“欣然自喜”,为的是与后文河伯“望洋而叹”进行对比,并且突出后者。C. 庄子引用野语,用来表现河伯深深的自责之情。D. 庄子告诉人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而事物是不能认识清

10、楚的,否则,将被修养很高的人耻笑。15. 对课文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句话表现出黄河涨水时的雄壮开阔。B. 文中的“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和“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两句中的“于是焉”意思一样。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句用现代汉语解释的意思是:我要不是到了您的门前,就危险了。“非则”这一句式含有假定成分,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不是就”D. 河伯“欣然自喜”,是因为自己虚怀若谷,能吸纳百川。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1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 对下列加点的“而”所表示的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关系)B.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连词,表承接关系)C. 而闻者彰(而,连词,表转折关系)D. 蟹六跪而二鳌(而,连词,表并列关系)2.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A. 手臂并没有增长,而看得很远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B. 手臂并没有增长,而看得很远 比不上片刻学习到的东西多C. 手臂并没有增长,但别人在远处就能看到 比不上片刻学

12、习到的东西多D. 手臂并没有增长,但别人在远处就能看到 比不上片刻的学习3. 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几句,在比较中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B.“登高而招而绝江河”几句连续设喻,说明借助外物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不在于先天素质,而在于后天的学习。D.“君子生非异也”的观点,是对孔子“上智下愚不移”观点的批判,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二)阅读下文,回答题目。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通墟,住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浅见寡闻之人)不可以语于道者

13、,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现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间(传说中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在)平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螺孔)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像稗子一样的小米)之在大仓平?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卒(通“萃”,聚集)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担任职

14、务者)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平?”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笃;诚实。B.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称赞,夸耀。C. 观于海者,乃知尔丑 丑;浅陋。D. 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盈;满。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大理:大道。B. 自以比形于天地 比形;得到形体。比,致也。C. 谷食之所生 谷食:谷物食品。D.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末:豪强的末尾。3. 选出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B.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C. 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D.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4. 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B. 拘于时也C.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