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家理论评价与启示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56261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家理论评价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管家理论评价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管家理论评价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家理论评价与启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与启示管家理论在追求组织的长期利益方面相对于代理理论和利益相 关者理论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是更好的治理模型,具有实践和理论基 础,是系统、完整的管理理论和组织发展原则在伦理方面优势更多。 尽管现代管家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思路还比较零散,还 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但管家理论无疑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 种新的视角,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1)长期以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要求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 增加外部或独立董事、股票期权或薪酬与考核挂钩等做法被视为中国 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些观点即使在西方也没有得到定 论,与此相反,二职合一、强调内部或关联董事的作用、弱化物质激 励等做法

2、还得到一定程度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因此,将代理理论视为 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唯一理论根据,盲目效法西方的公司治理措施是 不合适的。突破传统的代理理论研究假设和思路,从委托人、经理人 两个利益主体的角度去分析他们之间的治理关系,对传统的公司治理 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有利于解释公司治理实践中暴露的种种问题, 有利于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进行有益的修正。2)在研究方法上,管家理论从行为角度研究管家与委托人之间 的交互影响和行为结果,因此在分析方法上将主要借鉴行为博弈、组 织行为学等分析工具。国内外的实证研究都是采用横截面数据和面板 数据,直接分析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 系

3、,但忽视了另一种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即分析公司在改变治理结构或治理机制前后公司绩效的变化。这应该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3)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之间的对立,更多是因为经济学与管理 学研究方法的差别。经济学把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管理者视为普通的 人,因此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根本, 但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特性,忽视了管理者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 内在需求。而管理学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面对作为人力资本的 管理者,更为重视其具体特征和需求。因此,将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 的整合,本质就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如果能够找到这 样的方法,无论是对经济学、管理学,还是公司治理的研究,都将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博弈论能够将人的共性与个性、个体与全体、一次 性与重复性决策纳入统一的分析平台,也许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