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6187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二轮高考总复习生物文档:第01部分 专题04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整合考点09 “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与功能练习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专题四整合考点91(2017南阳高三试题)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NA结构时利用的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D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D

2、NA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答案:A2(2017河北高三试题)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所形成的4个细胞中,每个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是0、1或2,含有标记细胞数为2、3、4 B在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

3、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解析:一个被32P标记的1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考虑DNA的半保留复制,含有两个被标记一条单链的DNA分子,经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4个细胞,考虑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随即移向细胞的一极,每个细胞含32P标记的染色体个数可能是0、1或2,含有标记的细胞数为2、3或4,A正确;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或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X与Y未正常分离,B错误;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细胞每一极含有5条染色体,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

4、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X和Y,且着丝点不分裂,不会含有两条Y染色体,D正确。答案:B3(2017湛江二模)nuc1基因普遍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分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nuc1基因的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B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细胞的nuc1基因均不表达C癌细胞分裂快,其内不可能存在nuc1基因Dnuc1基因的一条链中A与T一定相等解析:由题意知,nuc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分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细胞死亡是由nuc1控制的,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

5、中,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nuc1基因会表达,B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癌细胞内含有nuc1基因,只是该基因不表达,C错误;基因中两条链上的碱基AT,单链中A不一定与T相等,D错误,故选A。答案:A4(2017陕西高三检测)如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C图2中和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D图2表示基因是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解析:若图1

6、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不同,X1是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序列,b1是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序列,A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1中基因突变导致的,B错误;图2中和过程分别是转录和翻译,其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C正确;图2中的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图2中的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D错误。答案:C5(2017河北高三试题)下面为人体中肌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产生过程的模式图,据图推断关于这三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B含有的mRNA完全相同C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相同D

7、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丢失解析:肌肉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的,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A正确;肌肉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这三类细胞遗传物质转录形成的m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这三类细胞所含的蛋白质也有相同的,如呼吸酶,C错误;这三类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答案:A6(2017山东高三模拟)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发生的主要时期是_和_。(2)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消耗的有机物是_,链形成后通过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8、3)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4)图中y是某种tRNA,它由_(三个或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_,一种y可以转运_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_种氨基酸组成。解析:(1)过程表示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过程表示转录,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中也有转录发生,转录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需要消耗能量,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3)链为mRNA,已知m

9、RNA中GU54%,其中G30%,则U24%,模板链中CmRNA中的G30%,AmRNA中U24%,已知模板链中G20%,则模板链中T130%24%20%26%,即模板链中AT占该链碱基的5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中AT占双链碱基的比例也是50%,所以AT25%。(4)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所以则该蛋白质最多由600/6100个氨基酸,但最多只有20种氨基酸组

10、成。答案:(1)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细胞核、线粒体ATP、核糖核苷酸核孔(3)25% (4)多个反密码子一207(2013课标卷)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Lkg1h1)20 d35 d40 d45 d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

11、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_。(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_组,其原因是_。(3)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_组。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B组果实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X或反义Y基因抑制X基因或Y基因表达后,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B组除

12、X、Y基因以外还有反义X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A组成熟最早。(3)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成熟程度较轻的B组,因为A组35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组释放乙烯量少。答案:(1)X基因和Y基因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A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B1(2017铜仁市一中试题)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

13、有R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解析: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培养时间太短,DNA还未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就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去了,也可能是培养时间太长,大肠杆菌裂解使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去,A错误;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所有的培养基中均有R型菌出现,而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培养基中有S菌出现,B正确;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14、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这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但是后者提取的DNA上仍然有0.02%的蛋白质,D正确。答案:A2(2017湖北高三试题)真核细胞中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复合体AAtRNA。理论上一个真核细胞中这种复合体的种类数,以及一个核糖体能容纳该复合体的个数分别是()A61,2B64,2C61, 1D64, 1解析:核糖体上有两个结

15、合位点,可以同时结合两个tRNA,1个tRNA可以结合一个氨基酸,总共有61种tRNA,因此复合体的种类数为61个,一个核糖体能容纳2个复合体AAtRNA。答案:A3(2017辽宁高三试题)下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1、2一般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解析:过程1、2一般发生于被RNA病毒入侵的宿主体内,A错误;过程1、3、5一般发生于细胞内,B错误;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C正确;过程15可以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D错误。答案:C4(2017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