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55847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毕业论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编号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学生姓名学 号系 部电气工程系专 业机电一体化班 级指导教师顾问教师二一三年十月摘 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加强,时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在时钟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增加相应的功能以及方便于人们的生活,成为时钟设计方面的重点。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低廉的价格成为许多多功能电子产品的首选。本文探讨了一种带数字温度计的语音时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语音芯片ISD4003-4和液晶显示模块OCM12864

2、-1,实现时间和闹钟的显示与调整,温度显示和语音报时。关键词:实时时钟;语音报时;液晶显示;数字温度芯片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quickening pace of life, it enhanced sense of time, the clock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daily life. How the clock basis, according to peoples live need to increase accordingly, function to facilitate peoples lives

3、,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lock design. Microcontroller with its powerful features, low price to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many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paper discusses a kind of realization of speech chronopher with digital thermometer. It introduces realizing displaying and adju

4、sting time and alarm-time, displaying temperature and giving time by speech with AT89C52 MCU as the core, controlling RTC Chip DS1302, DTS Chip DS18B20, ChipCorder ISD4003-4, and LCD module. Keywords: RTC; speech chronopher; LCD; DTS目 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发展现状、目的及意义11.2 设计内容2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32.1 整

5、体框架概述32.2 主控器AT89C5232.2.1 概述32.2.2 主要性能42.2.3 功能性描述42.3 实时时钟芯片DS130262.4 温度传感器DS18B2072.5 液晶显示模块1286492.5.1 概述92.5.2 最大工作范围92.6 语音芯片及功放102.6.1 概述102.6.2 芯片内部框图以及电路图102.6.3 芯片管脚112.6.4 ISD4003-4指令表132.7独立式键盘设计13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153.1 主程序设计153.2 DS1302163.3 温度芯片DS18B20163.4 OCM12864液晶显示173.5 语音芯片ISD4003183.

6、6 源程序19第四章 系统调试244.1 Proteus软件介绍244.2 本设计调试254.2.1 硬件调试254.2.2 软件调试25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265.1结论265.2 展望26致谢26参考文献28III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 发展现状、目的及意义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7、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其单片机取名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单片机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 /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 近年来单片机技术飞速发展,产品质量越来越好,而成本却越来越低,现阶段

8、许多复杂、多用的电子器件普遍采用单片机来实现。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及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单片机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和进步,最终人们可能发现:单片机与微机系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难以辨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许多家用电器都带着时钟模块,而人们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具有时间显示功能的时钟,对时钟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多功能电子时钟的首选,为电子时钟的功能扩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实现一物多用,提高电子时钟的使用价值。当然们不再满足于电子时钟的计时显示功能时语音时钟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探讨的系统即为其中一种,给出的

9、实现方案和系统设计过程中实现的单片机模拟单线总线通信方式,单片机模拟SPI通信方式,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文中探讨的系统也对传统的语音时钟做了扩充,增加了数字温度计模块。本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中带你介绍了硬件设计的思想和软件设计的思路,保证在系统功能齐全,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简化电路,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1.2 设计内容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时钟设计,主要探讨了一种带数字温度计的语音时钟的实现方案。本方案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单元,与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接口获得温度数据,与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接口获得时间/日历数据,通过与液晶模块OC

10、M12864-1接口显示温度,时间和日历。按键中断模块包含四个按键,分别与单片机INT0,INT1,T0,T1引脚连接,实现四个外部中断源,用以调整时间和闹钟,开关闹钟和控制语音报时。语音报时通过语音芯片ISD4003-4和扬声器实现。27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2.1 整体框架概述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本方案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单元,与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接口获取温度数据,与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接口获取时间/日历数据,通过与液晶模块OCM12864-1接口显示温度、时间和日历。按键中断模块包含了四个按键,分别与单片机的INT0,INT1,T0,T1连接

11、,实现四个外部中断源,用以调整时间和闹钟,开关闹钟和控制语音报时。图2-1 系统结构图2.2 主控器AT89C522.2.1 概述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AT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

12、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但不可以在线编程(S系列的才支持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AT89C52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2.2.2 主要性能(1) 兼容MCS51指令系统,8k可反复擦写(1000次)Flash ROM;(2) 32个双向I/O口,256*8bit内部RAM;(3) 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时钟频率0-24MHz;(4) 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13、5) 2个外部中断源,共8个中断源;(6) 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位;(7)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2.2.3 功能性描述AT89C52为40 脚双列直插封装的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AT89C52的主要管脚有:(1) 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RST/

14、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P0P3: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被定义为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N1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13 脚定义为IR输入端,10 脚和11脚定义为I2C总线控制端口,分别连接N1的SDAS(18脚)和SCLS(19脚)端口,12 脚、27 脚及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2) P0 口:P0 口是一组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

15、/O 口, 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 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 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 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 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P1 口:P1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 P1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与AT89C51 不同之处是,P1.0 和P1.1 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 P2 口:P2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