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555949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课时作业39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3题。1图中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A山顶2 900米处 B南坡海拔2 200米处C南坡海拔2 500米处 D北坡海拔2 100米处21月,地气温高于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地()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3图中地所属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2012江苏高考,78)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

2、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第45题。4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5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第67题。6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南地

3、区7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图甲)”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图乙)”,完成第89题。图甲图乙8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冀 B鄂 C甘 D吉9关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B造纸工业全

4、部沿海分布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11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搭配合理的是()A北京棉花、废纸B黑龙江木材、竹材C广东甘蔗渣、桑树皮D甘肃秸秆、芦苇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生态安全与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密切相关。陕西省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生态比较脆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陕西省简图(图甲)和陕西省19782008年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图乙)。图甲图乙材料二:下图为“陕西省1978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或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变化趋势图”。(生态足迹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容纳

5、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就是生态盈余或赤字,二者之商就是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通常用来表示生态安全程度。)(1)据材料一描述陕西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_, 图中A点的年降水量可能为()A345毫米 B455毫米C550毫米 D610毫米(2)人们习惯上以北山和秦岭为界将陕西分成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自然区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陕北关中陕南地形区关中平原秦巴山地温度带中温带干湿区半干旱区湿润区优势资源煤炭、旅游资源等有色金属矿、生物资源

6、(3)读图分析陕西省自1978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产业结构变化特点:_。措施:_。(4)据材料二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比,生态足迹的发展变化特点是_。陕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是_,这说明_。13(28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甲)”及“山区沿AB地形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图中山脉是_的一部分,它的地理意义有哪些?(2)据图乙分析,沿该剖面山脉雪线分布规律为()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3)据图甲、图乙分析,该山区A侧与B侧相比较,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侧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流

7、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BB侧落差大,水能较丰富,流量较大CA侧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D山地降水B侧多于A侧(4)图示山脉两侧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参考答案 13.1.B2.D3.B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最多的区域位于其南坡,海拔大约2 200米。第2、3题,根据题图所处的经纬度可知,是渭河平原,是秦岭,是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45.4.B5.A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时期两湖水体面积有时增加,有时减少,但变化基本同步。第5题,在图示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不断变化,有增也有减,其主要原因是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67.6.C7.D解析: 第6题

8、,读图可知,西北地区降水变率最大。第7题,降水变率受降水类型的影响,降水的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洋流、地形、季风环流等,东部地区是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选D项。89.8.C9.D解析: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为春小麦、玉米,纬度较高,综合四个选项只有甘肃省符合。第9题,由图中年气温变化曲线可知,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种植农作物范围应向高纬地区扩展或上限高度升高,致使种植范围扩大。1011.10.C11.C解析: 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第11题,棉花可以造纸,但北

9、京目前不盛产棉花,且造价太高;竹子为亚热带植物,黑龙江地处温带;芦苇属于喜湿植物,甘肃地处干旱地区;广东有大量的蔗田,且为我国主要桑蚕基地,有甘蔗渣和桑树皮可作为造纸原料。12答案:(1)南多北少(从南向北逐渐减少)D(2)陕北关中陕南地形区黄土高原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干湿区半湿润优势资源煤炭(3)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以产业生态化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在旅游业中发展低碳旅游;在山区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4)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变化速度比环境承载力快变大陕西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和释放废弃物的速度已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生态安全程度持续降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13答案:(1)祁连山脉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D(3)A(4)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