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5546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第二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磁波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三 双缝干涉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来自双缝的两束中央衍射波相互干涉的影响二、实验设备 S426型分光仪三、实验原理 a 当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一金属板的两条狭线, b 则每一条狭键就是次级波波源。由两缝发出的次级 波是相干波,因此在金属板的背后面空间中,将产生干涉现象。当然,光通过每个缝也有衍射现象。因此实验将是衍射和干涉两者结合的结果。为了只研究主要是由于来自双缝的两束中央衍射波相互干涉的结果,令双缝的缝宽a接近,例如:=32mm, aa=40mm,这时单缝的一级极小接近530。因此取较大的 图31 双缝干涉b,则干涉强度受缝衍射的影响小,当b较小时,干涉

2、强度受单缝衍射影响大(如图31所示)。干涉加强的角度为:,式中K=l、2、;干涉减弱的角度为:式中K=l、2、。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如图32所示,仪器连接时,预先接需要调整双缝缝衍射板的缝宽,当该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狭缝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此刻线应与工作平台上的900刻度的一对线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在小平台的1800处,此时小平台的00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这时调整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然后从衍射角00开始,在双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10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来。由于衍射板横向尺寸小,所以当b取得较大时,为了避免接收喇叭直接收到发射喇叭的发射波或通过板

3、的边缘过来的波,活动臂的转动角度应小些。图32 双缝干涉实验仪器的布置五、实验数据及分析角度/度缝宽=40mm双缝间距=80mm波长=32mm右衍射强度缝宽=30mm双缝间距=70mm波长=32mm右衍射强度缝宽=30mm双缝间距=50mm波长=32mm右衍射强度010057100194489028235783592260438125151463764426703148038905410281111212012231601340200145826215603761675501017806318188480301990964020921004821909450227884512356704424

4、405240251832342681725274101928461829310193021720312223732228433366048341465483528724336446934375357103880406398828540901514186824270214348354425136458401546262264768240481684464930724550405132514828145246101453372353371254220055105561570第一组数据的第一级极大在0度左右,第一级极小在7度左右;第二极大在20度左右,第二极小在31度左右,第三极大在40度左右,第三

5、极小在46度左右。第二组数据的第一级极大在0度左右,第一级极小在7度左右;第二极大在20度左右,第二极小在28度左右,第三极大在37度左右,第三极小在42度左右。第三组数据的第一级极大在0度左右,第一级极小在12度左右;第二极大在22度左右,第二极小在27度左右,第三极大在32度左右,第三极小在38度左右。六、数据分析: 1)、从总体上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不大,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相等,验证了电磁波的衍射定律。2)、由于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并且在测量的时候产生的随机误差,所以左侧衍射强度不会完全等于右侧衍射强度,但是两边的强度趋势基本可以保持一致,说明其中一侧数据受到的外界干扰比

6、较强,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本组仪器受到其他组同学实验仪器发出的电磁波的干扰,接收的电磁波与理论电磁波有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大。实验中,读数均由同学目测,因此读数误差也较大。当缝宽=40mm双缝间距=80mm波长=32mm时,衍射强度随角度变化关系如下图当缝宽=30mm双缝间距=70mm波长=32mm时,衍射强度随角度变化关系如下图当缝宽=30mm双缝间距=50mm波长=32mm时,衍射强度随角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思考题1、答:当a+b越大时,第一级极大和极小出现的角度将会逐渐变小; 当a+b越小时,第一级极大和极小出现的角度将会逐渐变大。2、答:当b趋近于0时,第一级极大出现的地点将主要取决

7、于a的取值。实验四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平面波长的测量方法二、实验设备S426型分光仪三、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基本原理见图41,在平面波前进的方向上放置成450的半透射板。由于该板的作用,将入射波分成两束波,一束向A方向传播,另一束向B方向传播。由于A、B处全反射板的作用,两列波就再次回到半透射板并到达接收喇叭处。于是接收喇叭收到两束同频率,振动方向一致的两个波。如果这两个波的位相差为2的整数倍。则干涉加强;当位相差为的奇数倍则干涉减弱。因此在A处放一固定板,让B处的反射板移动,当表头指示从一次极小变到又一次极小时,则 B处的反射板就移动2的距离因此有这个距离就可求得平面波的

8、波长。 A(固定反射板) 发射喇叭B(可移反射板) 接收喇叭 图41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如图42所示,使两喇叭口面互成900。半透射板与两喇叭轴线互成450,将读数机构通过它本身上带有的两个螺钉旋入底座上,使其固定在底座上,再插上反射扳,使固定反射板的法线与接受喇叭的轴线一致,可移反射板的法钱与发射喇叭轴线一致。实验时。将可移反射板移到读致机构的一端,在此附近测出一个极小的位置,然后旋转读数机构上的手柄使反射扳移动,从表头上测出(n1)个极小值,并同时从读数机构上得到相应的位移读数,从而求得可移反射板的移动距离L。则波长。图42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仪器的布置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9、 实验数据表格如下:1(mm)2(mm)3(mm)D10.8900.4210.658D218.65018.1138.598D334.69935.58835.088D451.80551.40452.498波长33.95333.98934.060平均值34.001计算传播常数: 很据公式传播常数K=2/入得,K0.185波长分析: 根据仪器表上得到的频率计算出的波长为34.001mm,与实验测得的实际波长32.020mm相差不大,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具有正确性。误差分析:(1)由于实验的测量度数较小,因此人为的读数误差对实验影响很大。(2)实验仪器的精确度的关系以及镜片的清晰程度,读数十会导致误差。(

10、3)由于实验时操作的不当影响实验效果的准确度,也会导致部分误差。(4) 在实验过程中,外界的电磁波以及其他实验组仪器产生的电磁波多此次实验均有影响。(5)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此实验具有正确性。思考题: 测量波长时,介质板位置如果旋转90度,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能否准确测量波长?答:如上图,两条路依然会有波程差,但是,有一条路的电磁波经过两次半透射板,又经过两次反射,所以这条路上电磁波的衰弱程度会远远大于另一条路的电磁波,所以当两条波合成的时候,干涉的增强和衰减作用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所以不能准确测量波长。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熟悉了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也感受到电磁波与光波一样,存在类似的反射与干涉现象,从中体会到了电磁波的波动性,让我们对看不见的电磁波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感到深受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