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553518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暨阳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

2、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给试管中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等,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3、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对于改进后的乙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通过观察可移动胶塞先向右移动,可知白磷燃烧产生了气体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某种矿石的主要成分为Ca3Al2Si3Ox,若Si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化学式x的值是()A6B8C10D125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匡衡凿壁借光C周幽王烽火戏诸侯D景皓宁可玉碎不能瓦全6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

4、气体通电时会发红光,它是( )A氧气B氮气C氖气D空气7下列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的是A观察颜色B用燃着的木条C闻气味D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8 “养生太极湖”是我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太极湖水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9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1C+2D+410下列标志中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ABCD11下表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不需要修改的是()A化学用语B现象描述H表示一个氢元素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性质与用途D事实与解释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氮气常温

5、下性质稳定做氮肥、炸药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ABBCCDD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般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阳离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D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原子结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是8个的原子结构一定是不稳定结构13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三位美国化学家利用计算机载体,将传统的化学实验搬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用颗粒状固体C量取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气密性A

6、A BB CC DD1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泥沙15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A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B2Ar:表示2个氩原子C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小明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 b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ABCDEF),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塞棉花的目的是_;要收集较纯

7、净的氧气应选用_。(填序号ABCDEF)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4)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5)二氧化碳是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常温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 (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应选_。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烟酸也称作维生素B3,化学式为C6H5NO2,可预防出生缺陷。根据烟酸的化学式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常见食物烟酸含量(每100克含量)食物烟酸含量(毫克)猪肉3.5猪肝15.0牛肉5.6鸡蛋0.2牛奶0.1大白菜0.6玉米面2.3马铃薯1.1绿茶8.

8、0注:本表引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1)烟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烟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_;(3)烟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_;(4)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到0.1%)(5)医生建议某孕妇每天需摄入烟酸15毫克。若通过食用猪肝补充烟酸,她每天需吃猪肝的质量是_。18(8分)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最后结果保留整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I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空气中含有氮

9、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_(填“纯净物”、“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_。(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_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填序号)。(3)下列治理河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A 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 B 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C 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 D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II“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填字母序号)。A 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C 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

10、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反应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发生的是否是化合反应_(填“是”或“否”);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答出一种即可);操作的名称是_,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A错误。B、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液体不可以,B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11、,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固体是结论,C错误。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D正确。故选:D。2、D【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氢氧化钠,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错误; C、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氨气分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等,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3、C【解析】A、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

12、消耗少,不符合题意;B、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不符合题意;C、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导致装置中气压增大,“可移动胶塞”向右移动,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过程中,装置中的气压减小,“可移动胶塞”向左移动,符合题意;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钙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硅元素为+4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3+(+3)2+(+4)3+(-2)x=0,则x=1

13、2,故选:D。5、C【解析】A、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中只是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匡衡凿壁借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过程中木材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玉碎不能瓦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C【解析】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常做保护气,充入灯管中能呈现不同颜色,做不同的电光源,灯管中充入氖气呈现红色光,能穿透云雾,常用作航海、航空的指示灯。故选:C。7、D【解析】A、不可以用观察颜色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气体,故错误;B、不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故错误;C、不可以用闻气味来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故错误;D、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红的是氮气,故正确。故选:D。8、A【解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自然界的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多种其他物质,所以都是混合物,清澈的太极湖水属于混合物,故选A9、D【解析】在ClO2中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 x+(-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