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54997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教育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章节名称 3.4 平抛运动学科物理授课班级K-11授课时数1设计者李雪蓉所属学校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依据标准课程标准: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在实验基础上,体会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用平抛的规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利用探究实验研究和解决抛体运动问题学会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领悟物理

2、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以前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是陌生的。所以本节教学通过实验、频闪照片等手段探索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提高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能力。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具 体 描 述 语 句3.41了解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3.42应用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分析平抛运动3.43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3.44应用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前面所学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特点分析教学难点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实验演示分析课前对学生的要求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特点,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观察日常生活中扔东西、飞机空投物资等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特征,初步阐释其原因,并进行网上查阅资料,分析其运动特点和规律。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3.41了解示范,课件实

4、验、动画B CE知道平抛运动5自制,网上下载3.42应用实验,课件实验、视频A EF.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平抛运动10自制,网上下载3.43理解课件文本、图片FA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15自制,网上下载3.44应用课件文本、图片G HB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0自制,网上下载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

5、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一、 平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将物体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条件:(1)具有水平初速度;(2)只受到重力作用。3、平抛运动的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4、处理方法:平抛运动的物体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二、 平抛运动的规律1、速度规律:水平方向:VxV0 竖直方向:Vy=gt合速度大小: 合速度方向:2、位移规

6、律: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合位移大小: 合位移方向:3、平抛运动落地时间:由得 (取决于下落的高度h)4、平抛运动落地水平位移:由X=V0t 得 (与v0和下落高度h有关)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运动,有陌生感,所以按照:创设情境,引发动机举例验证,建立概念呈现过程,形成表象演绎原理,启发思维的教学思路进行,将演绎原理与实验演示、视频动画良好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普通教室 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其他:多媒体教室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设计意图、依据导入新课情景1:从水平飞行的飞机

7、上空投物资, 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观察,描述PPT动画展示创设学习情境,生活实例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2:小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观察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观察,描述实物演示学习新知【提出问题】物资、小球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讨论归纳】一、 平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将物体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条件:(1)具有水平初速度;(2)只受到重力作用。3、平抛运动的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实验探究】1、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视频演示;3、频闪照片分析【理论分析】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发现它是一条曲线。

8、相对抛出点既有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又有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沿水平方向上的的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的合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竖直方向没有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结论】处理方法:平抛运动的物体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实验探究】:1、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视频演示) 2、频闪照片分析【结论归纳】二、 平抛运动的规律1、速度规律:水平方向:VxV0 竖直方向:Vy=gt合速度大小: 合速度方向:、位移规律: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合位移大小: 合位移方向:3、平抛运动落地

9、时间:由得 (取决于下落的高度h)4、平抛运动落地水平位移:由X=V0t 得 (与v0和下落高度h有关)讨论,交流、观察实验,体会平抛运动的分解观察实验,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讨论交流PPT展示实验演示视频展示视频展示,图片展示图片展示从现象得结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能体会到创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运用已学知识构建新知巩固练习1、空投物资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PPT展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小球以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PPT展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评价修正点评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修正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

10、的偏差和遗漏PPT展示完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促进迁移生活中的平抛运动拓展思维,讨论生活中的平抛现象,讨论课前查找的网络资料PPT展示设疑引发讨论,拓展迁移,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流程图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 用学生的活 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斜面上的平抛运动如何解析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小球水平离开桌面后运动分析形成性检测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层次检测题 的内 容3.41了解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3

11、.42应用在同一高度以不同的初速度同时 向同一水平方向抛出3个小物体,问:它们是否同时落地?水平距离如何?(空气阻力不计)3.43理解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20ms,当物体经过的水平距离是40m时,它的高度下降了多少?速度有多大?3.44应用一架装载抗洪救灾物资的飞机,在距地面500m高处,以80m/s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灾物资准确地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点阻力)教学评价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2.评价方式:自评、组评与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1).学生自我评价:

12、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3).教师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1.课堂表现评价表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阅读完了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