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试验方案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54774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爆破试验方案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试验方案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目 录一、工程概述2二、主要编制依据2三、爆破组织2四、试验内容和目的2五、爆破试验地点及时间安排4六、爆破方案选择及设备选用4七、爆破预期效果6八、爆破试验安全注意事项7九、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安排7。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一、工程概述为保证本工程石方开挖质量、安全,通过爆破试验,验证根据经验值暂定的爆破参数和爆破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并根据试验结果做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为工程进行大规模的爆破作业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二、主要编制依据(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鹤壁段标招标文件(2)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鹤壁段标招标图纸(3)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389-2007(4)爆破安全规程

2、 GB6722-2003三、爆破组织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的实际需要成立爆破试验组:爆破试验组组成:组长:方飞来常务副组长:谢金兴副组长:周敦、金华满组员:姜国辉、鲍和平、张建慧、吴建忠、刘菊琴、余伟钧四、试验内容和目的根据招标文件地质说明,本标段( 169+600 175+432.8)长 5.8328km,跨淇河段和王老屯段两个工程地质段。 其中桩号( 169+600 172+980)为上粘性土为主,下膨胀泥岩双层结构 (跨淇河段); 桩号( 172+980 175+432.8)为软弱厚层鼓胀泥岩层状结构段(王老屯段) ;整个标段虽然按地质情况不同划分为两段, 但相对于爆破施工而言, 其岩石基本

3、为泥灰岩、粘土岩、砂岩软岩等组成,地质情况变化不大,在本标段任一地。2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点爆破试验,对整个标段而言均具有普遍参考意义。因此本工程爆破试验相关内容确定如下:1、试验内容:(1)炸药及雷管等爆破器材性能测试。炸药性能试验包括:炸药的传爆速度、殉爆距离、防水性能等;雷管性能试验包括:准爆率、起爆时间误差等。(2)爆破参数确定。需确定参数包括:抵抗线距离、炮孔间距、炮孔排距、单耗、每孔装药量、装药结构、堵塞长度及超深。(3)保留岩体的质量外观目测检查。(4)渠道部分:中深孔梯段爆破试验、浅孔梯段爆破各一次(在渠道开挖过程中,如遇地质情况变化,可根据需要增加试验次数)。(5)淇河倒虹吸部

4、分:建基面保护层开挖爆破试验一次。(6)在渠道中深孔爆破试验爆破作业时,离爆破作业点不同距离的质点振动速度观测,观测点埋设距爆点控制在15m150m之间。2、试验目的(1) 、爆破试验后,通过对现场爆破保留岩体进行外观目测检查、剥落岩体形成爆堆的堆形、 剥落岩石的破碎情况, 确定适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 岩体特性的光面爆破和各类开挖钻爆参数。(2) 、通过炸药及雷管等爆破器材性能测试,如炸药的防水性、雷管灵敏度和起爆能力以及导火索的燃速测定,掌握爆破器材的基本性能。(3) 、质点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如下:1/3v=K(W /D)式中: v=质点振动速度;W=爆破装药量,分段爆破时视具体条件取单段最大

5、药量(kg)。D 爆破区药量分布的几何中心至观测点或建筑物、 防护目 标的距离。K,与场地地质条件、岩体特性、爆破条件以及爆破区与观测点建筑物、防护目标相对位置有关的常数。初选K=200, =1.75 。通过质点振动速度观测, 得出离爆点不同距离的质点振动速度,经数据统计和计算,以此推算出符合本区地质条件、岩体特性等的K,值。以此调整爆破参数和控制爆破规模, 为沿渠爆破施工作业时对邻近建(构)物的保护以及施工。3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区内已完砼结构保护提供依据。(4)目测观查保留岩体表面破坏情况,并持续观测,对由于连续的爆破作业造成局部塌落、 岩石的应力释放, 岩壁局部出现松驰等各类可能出现危害施

6、工安全情况制定安保措施,确保后续施工安全。五、爆破试验地点及时间安排1、爆破试验地点和部位(1)渠道爆破试验暂定在渠道桩号171+250 左右位置(具体可根据现场开挖位置进行调整);爆破的振动测试试验, 在渠道中深孔爆破试验时同时进行。(2)淇河倒虹吸爆破试验地点选在一期开挖施工现场进行;(3)炸药、雷管、导火索相关测试选在施工区域地势开阔地带进行。2、爆破试验时间安排爆破试验时间安排(暂定)地点试验类型日期安排试验组数渠道段炸药、雷管测试2009.07.24 2009.07.311渠道段中深孔梯段控制2009.08.12009.08.101爆破( 5m15m)渠道段浅孔梯段控制2009.08

7、.12009.08.101爆破( 5m)淇河倒虹建基面保护层开挖2009.11.12009.11.101渠一期六、爆破方案选择及设备选用1、明挖爆破试验本工程渠道开挖均自上而下采用分层分块梯段爆破,分层厚度根据设计的开挖结构要求而定,对分层厚度大于5m的采用潜孔钻钻孔中深孔梯段控制爆破,分层厚度小于 5m的采用手风钻浅孔梯段控制爆破。为确保倒虹渠建基面的完整性,在建基面高程以上,预留1.5m 左右岩层做为保护层开挖,采用预留保护层开挖爆破方式进行。2、各爆破结构形式及参数选择。4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及施工局爆破施工经验,各爆破结构形式及爆破参数初步拟定如下:1)潜孔钻中深孔梯段

8、微差挤压控制爆破3采用塑料导爆管网路连接, 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 爆破规模控制在1000m左右(梅花形布孔,孔位按三到四排布置,每排10 孔),单响最大起爆药量控制在 250kg 以内。起爆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斜线或“ V”型起爆。孔径: =100mm抵抗线: w=2.0 2.5m孔深: 1015m一个梯段孔距: a=2.5 3.0m排距: b=2.0 2.5m钻孔倾角: =7580单耗: K=0.30.4kg/m 3堵塞长度: L=2.0 3.0m (采用黄泥堵塞)装药结构均采用连续装药,毫秒微差分段起爆。2)手风钻浅孔梯段控制爆破采用塑料导爆管网路连接,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爆破规模

9、控制在6003800m左右(梅花形布孔,孔位按三到四排布置,每排10 孔),单响最大起爆药量控制在 250kg 以内。起爆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斜线或“V”型起爆。孔径: =48mm抵抗线: w=1.0 1.5m孔深 5m。孔距: a=1.5 2.0m排距: b=1.0 2.5m钻孔倾角: =7580单耗: K=0.30.4kg/m3堵塞长度: L=1.0 1.5m(黄泥堵塞)装药结构为连续装药,毫秒微差分段起爆。3)手风钻建基面保护层开挖3采用塑料导爆管网路连接,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爆破规模控制在200m左右(梅花形布孔,孔位按四到五排布置,每排6 8 孔),单响最大起爆药量控。5 欢迎

10、下载精品文档制在 100kg 以内。起爆方式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斜线或“V”型起爆。孔径: =48mm抵抗线: w=1.0 1.5m孔深: L=1.5m超深: h=0.1 0.2m 设置柔性垫层孔距: a=1.5 2.0m排距: b=1.0 2.5m钻孔倾角:垂直钻孔单耗: K=0.30.4kg/m3堵塞长度: L=0.5m4) 边坡预裂爆破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尽量减少超挖,边坡必须采用预裂爆破控制。孔径: =90mm。装药直径:使用管装乳化炸药, d=32mm。不耦合系数: =9032=2.81倾角:按 1:2.5 1: 3.5 之间随渠道坡比调整。深度:根据岩石顶高程到建基面之间距离确定间

11、距: a 取 7 倍 D线装药密度:取Q线 =0.70kg/m堵塞长度:堵塞长度1.5m。装药长度 L1:根据实际确定单孔装药量 Q: 根据实际现场确定3、开挖设备选用3开挖钻孔设备选用YQ100B型潜孔钻和 TYP26型手风钻,压风机选用 20m/min3和 9m/min 机动空压机, 爆破石渣由 PC200液压反铲配 15t 自卸车运至业主指定的弃渣场。七、爆破预期效果(1)炸药、雷管火工产品质量性能良好。6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2)钻孔周边孔偏差不大于cm,其他炮孔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 cm。(3)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隙。超、欠挖

12、值在设计允许范围内。(4)爆破振动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中第款中表 4中所列的爆破振动允许安全标准。八、爆破试验安全注意事项(1)爆破相关人员如爆破技术人员、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等均因持相应的安全作业证。(2)做好爆破器材验收、保管、发放和统计爆破器材,并保持完备的记录。(3)做好爆破器材购买、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检查爆破器材的现场使用情况和剩余爆破器材的及时退库情况。(4)在本工程爆破作业前一周发布通告, 内容包括 : 需要爆破作业地域范围、爆破作业所需时间、每天爆破起爆时间安排、安全警戒范围、警戒标志、起爆信号等。爆破通告以书面形式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周围单位和居民外, 同时以布告形式进行张贴。(5)根据所选的爆破地理位置,本次爆破试验主要防护为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表 10,爆破警戒范围为 300m,火工材料性能测试警戒范围 50m。九、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安排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名称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