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54653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一课一练(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一课一练(14)八上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德馨( ) 案牍( ) 甚蕃( ) 淤泥( ) 濯清涟( )亵玩( ) 隐逸( ) 鲜有闻( ) 鸿儒(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3)可以调素琴: (4)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孔子云:何陋之有?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4、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A、予独爱莲之出淤

2、泥而不染。B、孔子云:何陋之有?C、水陆草木之花。D、无丝竹之乱耳。5、对“牡丹之爱,宜科众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慕富贵的人多。B、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贵。C、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者少,说明作者的知已少。D、这句话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风。6、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整体内容7、陋室铭的作者是 ,他是 文学家。“铭”的含义是 ,其特点是 。8、爱莲说是 (朝) 写的,选自 。9、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的“陋”与不“陋”不在于陋室本身,而在于 。10、爱莲说全文的结构,我们可以

3、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作者把 作为线索,将全文连缀成篇;“两个陪衬”是指用 作为莲的总陪衬,接着用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花来写三种人: 、 、 。三、重点文段(一)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惟: (2)鸿儒: 12、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13、文中借用孔子的话来结束全文。试翻译全句,并说说作者想借孔子的话表现怎样的

4、中心。(二)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科众矣。14、解释一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宜乎众矣: 15、用原文语句回答。(1)文中与“自李唐来,世人爱牡丹”相照应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16、作者在文中借“莲”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5、情。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四、拓展训练探究题17、爱莲说一文赞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18、学习了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者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那么是不是说要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必须放弃物质上的需求呢?阅读题项脊轩志(节选)(明)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

6、,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修茸( ) 垣墙( ) 万籁( )20、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室仅方丈A、寺院的住持 B、一丈见方(2)前辟四窗A、阁子的北面 B、阁子的南面(3)室始洞然A、像在洞里的样子 B、明亮的样子(4)三五之夜A、三、五个 B、农历每月十五2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使不上漏 苔痕上阶绿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亭亭净植C、不能得日 濯清涟而不妖22、选文先写项脊轩的小、旧、

7、破漏、阴暗,后写它的诗情画意,这是 的写法。中考同步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

8、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 ”三句,极交友之妙境。27、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五、片断作文28、大千世界之所以生机勃勃,那是因为有绿色植物的点缀,植物是人类和动物的生命之湖。人们喜爱大自然,更喜欢千姿百态的植物。那么你怎样向别人介绍你喜爱的植物呢?请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断。参考答案:1xn d fn y zhu xi y xin r2(1)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官府的公文。(3)调弄,这里指弹(琴)。(4)立。(5)亲近而不庄重。3C4C5B6(1)苔痕

9、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7刘禹锡 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8北宋 周敦颐 周元公集9陋室主人的品德高尚与否10“爱”这一主观感受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11(1)只。 (2)博学的人。12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的志向,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3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中心:表现“陋室”不陋。14(1)多。(2)沾染(污秽)。(3

10、)洗涤。(4)应当。15(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莲,花之君子者也16示例:梅花。它凌寒怒放,对抗着西北风。17示例: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情况都存在。这说明环境对人舶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否把握住自己。18示例:现代人和古人并不一样,实际上刘禹锡也不是住在一间非常破的房子里,他毕竟还处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上。“陋室”也是相对而言的。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成功的人生,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生境界,同时,又要有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环境。但是,假如发生冲突,那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住个小房子,求得内心安宁可能也是明智的选择吧。19q yun li20(1)B (2)A (3)B (4)B21C22欲扬先抑2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24(1)出名,著名。 (2)品德高尚。25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6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前弼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2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