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54632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论据热点:邻避效应导语:所谓“邻避”是个人或社区反对某种毗邻设施建设或 土地使用,因为这类建设产生的利益由社会全体所共享,而带来 的不良后果却多由当地居民承受,因此建设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 反对。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下面是 yuwenmiWTT 为大 家整理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所谓“邻避”是个人或社区反对某种毗邻设施建设或土地使 用,因为这类建设产生的利益由社会全体所共享,而带来的不良 后果却多由当地居民承受,因此建设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近几年来核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等重大项目“邻避效 应”日益凸显,而电、垃圾、污水处理等是大中城市发展面临也 必须解决的重

2、点项目。“处置很重要,但不能修在我家旁边”, “邻避效应”让部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 反对就叫停”的困境。全文结束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 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 司董事长王炳华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服务 国家战略,防范核电项目邻避冲突的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主 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模 式,加强核电科普和宣传,为核电项目落地奠定公众基础。反对者的担忧有一定现实基础。一些运营中的火电、垃圾填 埋项目,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监管缺失,造成臭气熏天、 污水横流、田地被毁等污染,给当地百姓的

3、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 困扰。此前有关方面诸如安全、可靠、无污染等承诺,成了无法 兑现的“空头支票”。正因为如此,公众难免心存疑虑和恐慌。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PX、火电、重化工、垃圾焚烧等项目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管 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风险因素都不可能被彻底消除,公众的担 忧也应该得到理解和考量。没有问题当然最好,一旦发生问题, 势必损害事发地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邻避效应”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表面上看,“邻避效应”是居民对各类设施的厌恶,但从深层 次分析,“邻避效应”的成因是复杂的,虽有经济补偿、风险认 知和谣言传播等因素,但是选址决策封闭

4、和缺乏居民参与协商, 是引发“邻避效应”的关键原因。随着居民维权意识的逐渐觉醒,对关系自身利益的政策亦越 发敏感,有时候各类设施附近居民诉求的焦点不在于未得到合理 补偿,而在于地方政府在各类设施决策中,忽视了居民的主体地 位,居民很难在各类设施规划阶段表达意见。如果缺乏居民的参 与,居民对风险的担忧也无法化解,因为风险认知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是所有参与者信息、意见和价值互动的过程,并需要相互 的尊重与信任。因此,在居民参与协商缺失的情况下,不但对决 策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导致了对政府的不信任,也为谣言传播创 造了条件,扩大了居民的恐慌心理,为“邻避效应”的发生提供 了心理基础,加大了“邻避效应”的可能性。从已经发生的很多“邻避效应”事件中也可以看出,信息的 不透明、居民参与意愿被忽视,成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 以上各类设施的选址决策模式是暗箱操作,一旦居民知道自己的 居住范围就是设施兴建的地址时,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他 们会在愤怒和惊诧情绪的支配下,誓言抗争到底。另外,在选址 决策过程中,重视“专家环评”而忽略民意,重视预期效益而忽 略政府公信力,以“科学”的名义为民做主,实际上却损害了居 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