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4325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3.1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分别表示()A降水、蒸发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蒸发、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2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B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响C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D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响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BbCcDd4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图3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78题。(a)(b)7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

3、中分别对应的是()A、B、C、D、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910题。9“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大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10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

4、降水源自西风带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BCD1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下图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例中、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1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读图,回答15题。15若该图表示海

5、陆间水循环,则()A表示水汽输送,表示蒸发B人类活动对中的产生的影响最大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的作用密切相关D环节的形成必要条件是气流下沉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17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C冬季断流D年径流总量大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该“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1819题。18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19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

6、时曲线上的M、N点将()AM、N同时向右移BM左移,N右移CM、N同时左移DM右移,N左移20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ABCD二、综合题21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资料一见下图。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

7、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材料二:(1)墨累河日渐枯萎的原因与材料二图中_(填序号

8、)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_。(2)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_补给,为什么?(3)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_(填序号),人类的哪些活动会使减少?23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a)(b)(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a)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2)某公司拟在图(b)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参考答案1A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

9、看出,表示大气水转化为陆地水和海洋水,应为降水环节。表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转化为大气水,故为蒸发环节。第2题,地下水和地表水通过供水厂进入水的社会循环,故而A错。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大不会全部被人类所利用,因而其值应大于排放的污水量,可知C项错误。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各个环节,如地表径流,D项错误。没有水的自然循环就不会有水的社会循环,水的社会循环又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3A4C解析:第3题,教材中提到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故而A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因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

10、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5D6C解析:第5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由图可知降水量冬季累计量最大,说明该地冬季降水最多,因此冬季水循环最活跃。第6题,该地气候类型属于冬雨型,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其典型农产品为葡萄、柑橘、无花果、橄榄等,由此可知适宜发展葡萄酿酒工业。7C8C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出该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造成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植物蒸腾作用减弱。进而导致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缺少植被的截留,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造成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第8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地

11、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9A10B解析:第9题,水体更新周期是指在地球上某一水体通过水循环更新一次的时间。据图中信息简单计算,可知滇池与外界的水体交换少。第10题,跨流域调水能增加滇池的水量,从而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但不能改变该流域的降水总量,更不可能改变昆明的排污量。11C12C解析:第11题,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不太旺盛;该流域虽然距海远,但其西部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故而仍有部分西风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该流域为内流区,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河流作用是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两种作用削高填低,

12、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河流可以调节湖泊的水热平衡。第12题,石油、天然气形成于地质时期的生物沉积,间接来自于太阳能。水蒸发过程需要消耗太阳能,发电的过程是释放所储存的太阳能。丰富的水资源能促进石化工业的发展。伏尔加河受结冰期影响,航运价值低,该流域的资源外运主要通过管道和铁路运输。13D14B解析:第13题,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判断,该区域是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故而代表冰川融水。的面积最大,应该是雨水补给。处分布在纬度高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故而是积雪融水补给。第14题,南美洲河流径流量大于欧洲,地势起伏比欧洲的大,水能资源更丰富。但起伏大的地形也使此地的河流航运价值低于欧洲。欧洲

13、高纬度的面积大于南美洲,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南美洲。15C解析: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是降水,是地表和地下径流,是蒸发,是水汽输送。黄土高原地面深受流水侵蚀的影响,故而C项正确。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环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气流上升。16C17C解析:第16题,图中河流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区会存在此类河流。第17题,冬季该河流流量为0,说明有断流现象。18A19D解析:第18题,从图中可知,该河流全年水位都大于0,说明没有结冰期,可以排除C项。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春季流量大,与图中给定时间不相同。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的年变化比较小,D项错误。第19题,

14、修建水库后,水位高差变化减小,M右移,N左移。20A解析: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21答案:(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2)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各种可能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周边地表水;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解析:(1)注意提取信息“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说明该地沙山是固定的。(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说明水温较高,再根据图示地下水流向可知该地湖泊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3)根据图示信息及材料可以得出该地补给水的三种来源。通过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地表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从而排除本地降水是主要补给源。22答案:(1)海陆间循环(2)冰雪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又无高山(3)破坏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