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4316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报告讲话稿一生的守望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杜 xx ,自 xx 市第二中学,在“农行”杯 xx 市第二届“十佳好媳妇”评选活动中, 获得“十佳好媳妇”奖。 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号, 让我感到荣幸又惶恐。 荣幸的是, 作为一位普通人,做的也是普通的事, 却得到大家这样高的认可和评价。 惶恐的是,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 是自己的家务事, 做的也不是十全十美,觉得自己和荣誉相比,差距太大。之前,我在网上阅读了夏莹他们的事迹,更让我惶恐不安,和他们相比,我做得还不够。感谢市教育局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对家庭对生活的

2、一点点做法和体会。一、不能不说的谎言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四日夜,我的丈夫xx 因为胃出血被紧急送往地区医院, 七天之内三次大出血,市血检中心的B 型血被全部用完, 两个表姐驱车分赴萧县和淮北去拿血,紫芦湖部队的十位战士和二中的部分老师等在医院随时准备为xx 献血。几十 1 位同事把冰凉的血袋揣在怀里,随时为医生准备着。病情迅疾而危重,医院三次下发病危通知单,地区医院的医生最后请蚌埠医学院的两位医生进行联合治疗,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给xx 进行了开胸手术以确定病因, 最后诊断为胃间质瘤, 造成胃动脉大出血。这种瘤子不接受常规的放化疗。目前,世界上此病的治疗方案就是口服药物。医生建议, 以后如复发,

3、可以服用美国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半年一个疗程,人民币十五六万,自费。xx 平时爱好篮球运动,身体健壮,生病的那个晚上,作为高一年级的班主任, 刚刚陪同学生参加完十天的军训。 凶险的大出血几乎让他在瞬间失去生命, 现在,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性命,这样的结果他能接受吗?我和孩子的小姑商量了一下, 觉得还是不用告诉丈夫, 也不用告诉公婆。既然没有太好的办法,不如隐瞒病情,这样,丈夫就会在精神上不受打击, 有利于恢复健康。 我毁掉了所有的检查单,对他说,只是严重的胃溃疡,好好调养就行。对家人和同事也这样说,希望这样做对 xx 的健康有利。结婚十多年,也是有生以,这是我唯一一次说谎。精心照顾xx 的胃切

4、除五分之四,每次只能吃一大口饭。蒸鸡蛋膏,做细细的面叶,菜肉要剁碎。三天就要用完一只母鸡汤。每天早 2 晨,五点钟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教的是语学科,早上七点十分就要进班上早读。早晨七点离开家上班前,先让 xx 吃好早饭。原学校离家近, 每次上完就利用间稍长的休息时间再跑着回家给他吃第二顿第三顿。 手术后的第一年里, 他一天至少要吃十顿饭,每次只能吃小小的一碗, 每次都要做新的。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多,不断地做,不断地吃。由于手术和大出血,那时,xx 身体极其虚弱,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卧床。上班,买菜,做饭,带孩子,我忙碌就得像个旋转的陀螺。 公婆是农民, 离不开土地,婆婆只有丈夫一个儿子, 三

5、十五岁不到就生病如此, 我的婆婆几乎哭瞎了双眼。手术后,吃一点东西胃就疼, 多吃了一点胃也疼痛。每次饭后, xx 揉着胸口在房间里走走去,有时疼极了就到卫生间把食物再用手抠出。 尽管,已经按照医生的嘱咐小心的照顾,但是胃剩余的太少了, 这样的痛苦持续了好几年。 亲眼看着儿子饱受病痛的折磨是残忍的事情, 婆婆了一次之后我们就让她回去了。看着婆婆泪流满面的垂头坐在餐桌旁将饭碗推在一边,我们心如刀割。后 xx 的饭量增加了,可以吃更多的东西了。为了能让他多吃些蔬菜,我就把十几种蔬菜剁成馅, 蒸包子, 营养全面也好吸收,吃法也更科学,特别适合病人补充营养。现在,除了饮食, 我还给他买有一定的药物作用的

6、高品质的 3 营养补充剂,每天喝十几种,早晨和晚上空腹喝,一天两遍。一样一样地喝,温水冲服,喝一样间隔十五到二十分钟,每次历时一个半小时。早饭前从六点半至少要喝到八点。然后再吃早饭。晚饭前再喝一遍。有了这些方面的保证,xx 的体质比一般的病人要好很多。十年,周围有太多的病友离开了,伤心之余,我更加倍努力地悉心照料丈夫,希望他可以多次创造奇迹。只要你活着2007 年五月, xx 病情复发,在上海中医院住了十几天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只能选择吃格列卫了。到了 2007 年,原需要全部自费的格列卫,实行的是买三送九。每个月的药费是两万三千伍佰元。每年,我们自费三个月,其余部分由中华慈善总会赠送。 每个

7、月去一趟上海, 复查和领取赠送的药物。 每年,我们拿着七万零五百元钱到上海京卫大药房购买格列卫时, 看着营业员用验钞机刷刷的过着一沓沓东拼西借凑的救命钱,xx 心酸的背过眼去,不愿意再看。这么多钱换的是三盒共三百六十粒格列卫, 三个月的用量。 由于有慈善总会的捐赠,我们坚持吃了两年。这样,加上检查和去上海的费用,我们自己每年要花去十万元。后,看着高筑的债台,xx 拒绝再吃这么贵的药。此后,我们开始从网上购别人不再需要的,也购买 4 过印度产的。 尽管医生说, 那是假药。 这样每年也得五万元以上。格列卫吃了五年,耐药了,医生又给我们开了意大利产的索坦,每个月五万两千四百元,自费两个月十万四千八百

8、元后,其余由中国癌症基金会赠送。每六周去上海复查并领药。开始的前两年, 我们没有把病情的严重程度告诉公婆,也没有把用钱的情况告诉公婆。直到我的孩子参加高考前的那一个月,我让公公第一次陪同xx 去上海看病,他站在领药的人群中和病人聊天才知道,儿子吃的药原如此的贵。201X 年十月, xx 吃索坦的状况不是很理想,我们选择在上海中医院手术。这次手术,切除了肝脏上七厘米的瘤子,四厘米的囊肿和腹腔中五厘米多的瘤子。手术过后, xx 又过了一段没有病痛的高质量的生活。这段时间,我们没有服用索坦,只服用一些营养补充剂。这些营养补充剂的费用一个月也要在六千元以上。这样做是想让他的身体稍微恢复的好一点,连续五

9、年服用化疗药物,身体已经比较弱了。常规化疗没有用, 药效较好的格列卫耐药了,索坦的副作用太大,难以连续四周的吃下去,新的抗癌药物还没有出现。相同疾病的病友一个一个的离开了。花费了巨额药费之后也难有太乐观的结果时,病人常常会心情抑郁。“我活着就是你们的累赘”xx有时会这样说。一个病人, 5 最怕的就是精神垮掉了。每当此时,我就告诉他:你错了,没有你,你的父母,你的三个妹妹,我们的儿子,还有我,我们的生活从此就失去了灿烂的阳光。 有你在, 我们很幸福。 我的钱就是你的钱,欠的钱,有我在,有我还。学校多次提出要给我们捐款, 我婉言谢绝了。 同事亲朋已经一而再地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学校已经借了一部分

10、钱给我们,学校也尽可能地在其他方面给了我们许多照顾。市教育局市总工会,每年都会给我们送不少的慰问金。今年,我们还获得了国家励耕计划的一万元补助。前不久, 我们还得到教育局袁黎明副局长的一对一的帮扶。十年,当我累了的时候,想着当年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 二中的领导同事和亲友们以及陌不相识的紫芦湖的战士们齐心协力抢救xx 的画面,想着每次病情恶化,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焦急担心和慰问,想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年复一年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想着无数亲人在经济上的不遗余力的支持和他们的泪水,我不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这么多年,我们能顽强地跟病魔做斗争,是大家的爱给了我们力量,是社会这个大家庭让我们有了坚强的

11、后盾。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剩下的就让我们自己承担吧。我们自己也要自强起。亲朋家里看望 xx ,总说:“ xx,生病是你的不幸,但你又多幸运,有杜 xx 这样对你。”他说,她对我可以总结为四不弃 6 (气):不生气,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我补充说,这样说不够准确, 应该是:不总生气, 不常嫌弃, 永不抛弃, 决不放弃。有时候,累了,丈夫又没有好好地配合治疗时,也生气。与物质相比, 精神的作用更大。 除了想尽办法在生活上给丈夫悉心照料,我更注意在精神上给他抚慰。我时刻让他感受到,没有他,我们不快乐,我们非常需要他。2004 到 201X,十年辛苦求医路, 十年同甘共苦情。 上海,我们去了七八十趟

12、, 中医院,肿瘤医院,留下了我们厚厚的脚印。上海长海医院,瑞金医院,龙华医院,北京 301 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 也无数次地见证过一对患难夫妻相扶相搀的背影。灾难,让我们的心贴的更紧了。医生曾经告诉我们格列卫平均用两年就耐药了,但xx用了五年。 医生说, 这种病发病时较严重的病人生存期最长是五年,但 xx 已度过了十年。尽管xx 现在的病情依然很严重,但我们没有悲观。 婆婆每每打电话在那边哽咽无言时,我就笑着告诉她:妈妈,你的儿子很好,你的孙子很好,我们都好。有我呢,不要担心。如今, xx 安心在家里养病,我仍坚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 唯有如此, 才能回报学校多年给予我们的关

13、心和照顾, 回报社会各界给予我们的厚爱。 我们的孩子也已经大学毕业,正在为建设 xx 美好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的婆婆得 7 知她的孙儿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不错的工作岗位,激动地打电话,声音哽咽地说:“xx,这十年,你辛苦了,照顾着xx ,拉扯大孩子,妈妈感激你。”xx 病时,我们的孩子刚满十一岁,如今,他已长大成人。昨天,我看到丈夫在自己的qq 空间里留言:多少个夜里,多少次梦里重回堂,又走上曾经熟悉的讲台,一切还是那么真实,自然亲切,醒才知离我很远。我告诉孩子,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 不仅仅是责任, 也算是弥补爸爸不能再上班的遗憾吧。 父亲离开了三尺讲台, 不能继续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了,他的儿子, 在另一个工作岗位, 继续为家乡百姓效力。我们感到很是安慰。作为妻子, 照顾生病的丈夫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不用说我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就算做的还行,这也是应该做的。 这么多年让我们夫妻俩感到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