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4090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上下册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 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公式:a+b=b+a;a-b=-(b-a);(a-b)2=(b-a)2;(a-b)3=-(b-a)3.4因式分解的公式:(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

2、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7. 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

3、三项式x2+px+q,(p2-=q有“x2+px+q是完全平方式V2丿”.分式A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FB就可以表示为B的形式,如果AB中含有字母,式子B叫做分式.有理式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整式分式3. 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4. 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

4、变;分子_分子=分子=分子即分母分母分母分母(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acadad.,bdbcbcacac,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bdbd8分式的乘方:Ib丿anbn(n为正整数)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1)公式:aO=1(aHO),1a-n=an(aHO);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an(3)公式:Ianbmbman;(4)

5、公式:(-1)-2=1,(-1)-3=-1.10. 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11.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acadbc_bdbdbdadbcbd13.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O(aHO)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

6、等表示未知数.14. 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15. 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16. 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

7、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数的开方1.平方根的定义:若x2=a,那么x叫a的平方根,(即a的平方根是x);注意:(1) a叫x的平方数,(2)已知x求a叫乘方,已知a求x叫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2平方根的性质:(1) 正数的平方根是一对相反数;(2) 0的平方根还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3. 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的平方根表示为a和-a.注意:a可以看作是一个数,也

8、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开二次方的运算.4. 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注意:0的算术平方根还是0.5. 三个重要非负数:a20,|a|0,a0.注意:非负数之和为0,说明它们都是0.6. 两个重要公式:(1) a二a;(a0)a(a0)a2=a=(2) a(aAC(2)TAB-BCVAC5.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如图)BC几何表达式举例:(1)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如图)BC几何表达式举例:(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2)AB

9、=BC=ACABC是等边三角形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如图)(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图)(3)三角形的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探(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厶卜ZL几何表达式举例:(1) VZA+ZB+ZC=180(2) VZC=90.ZA+ZB=90(3) VZACD=ZA+ZB(4) VZACDZA8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匸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如图)1CXB几何表达式举例:(1)VZC=90ABC是直角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ZC=90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

10、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ACB几何表达式举例:(1)VZC=90CA=CB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C=90CA=CB1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如图)(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 ABC竺AEFGAB=EF(2) ABC竺AEFG.ZA=ZE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CFG“SAS”“ASA”“AAS”“SSS”“HL”.(如图)几何表达式举例:(1)AB=EF厶厶BCfG(1)(2)(3)/ZB=ZF又BC=FG.ABC竺AEFG(2)在RtABC和RtEFG中/AB=EF又AC=EGDtAADCOOD4

11、-A匚匚UCBGF1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如图)(2)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如图)zO仝EB几何表达式举例:(1) .0C平分ZAOB又TCD丄OACE丄OBCD=CE(2) TCD丄OACE丄OB又TCD=CEOC是角平分线1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图)E几何表达式举例:(1)VEF垂直平分ABEFABOA=OB/nnr1ana_rnAOBF(2)EF丄ABOA=OB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如图)(2)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zMlR几何表达式举例:(1)V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A=PB(2)VPA=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ATob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