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54085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转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趣味学法初探 语文是分为两部分的,语,即是口才交际的能力;文,便是写作的能力。现代的高中生知识的单薄,浅尝辄止的学习,知识便缺乏了厚重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量都十分不足,加之时间少,任务重,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视野狭窄,使得学生整体水平很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也是问题最大的症结,因此,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最见成效的方法,高中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把兴趣培养起来一切都好办,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前辈的教学成果,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法,总结了几点心得:一、 通过展示、拓展兴趣、

2、成就自我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每个学生的心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和表演,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把林冲受冻、反抗的动作描写,用活灵活现的舞台剧表演出来,体会主人公被逼无奈的心情,也可以让学生把装在套子里的人改成话剧进行展示。在欢笑声中了解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这种表演形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己进入情境之中,如同亲身经历一样,自然而然产生情感的憎恶;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出教材及教材以为的一些质素,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同时学生通过观看表演受到感染,理解其中的人物所传达的情感更加形象,便于在理解中把握和记忆,另外

3、,若是能改变成剧本,在改编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可以说是一举夺得。二、 开展游戏、增加趣味、完善自我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但不失朝气蓬勃的热情,他们有竞争意识,在这点上,对于学生的教育方面、引入游戏,是会有不同的效果的,有趣的游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游戏不同于靠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而开始投入的,他的认知、意志、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将投入其中,例如边城这篇课文中,可以组织一个拓展练习的游戏,组成两个队“爷爷”队,“翠翠”队,爷爷对孙女说一句祝福的话,孙女对爷爷说一句祝

4、福的话,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把小说进一步拓展延伸,这样人性的美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展示出来了;学生愿意投入,并且很愿意学习,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就大不相同了。三、 课前演讲 讲述故事 拓展知识利用课前演讲和讲述一个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自己讲一个成语故事,或者三分钟左右的演讲,让学生能够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交流,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很好的。例如在十月一日国庆节放假前一天,有一位学生做了一篇中国的脊梁的课前演讲,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此时我们正准备上拿来主义,正好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学习这篇课文,对祖国的国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拿来什么、放弃什么,这让

5、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知识,增强了上课效果。四、 利用比赛、制造“矛盾”、积极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可以产生奇特的思维结论,这不仅关乎到学生和老师一起去通过探求获得结论的过程,而且需要老师的课堂设计切合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下面是笔者的一段教学实录:为什么陶渊明归田之乐和当代的当官之乐相悖。给他们创造一个情境、陶渊明在今天究竟能否成为人们的理想楷模。学生甲:当然不能,陶渊明那是在古代,当代种地的人很多,没见过成为理想中人物,我们为了不种地才读书的。(学生笑)学生乙:当然能了,陶渊明喜欢种田,可以成为国家劳动模范。(学生笑)学生丙:不可能,那不是理想中

6、的模范,陶渊明在今天都有可能在街头没饭吃,他家还养了那么多孩子呢。学生丁:可能,可能成为人们宣传的焦点,他喜欢游山玩水,用现代话来说叫驴友,他也可以成为犀利哥一样的人,并且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学生大笑)笔者纠正了两方的思维,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而自己成为旁观者,而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中的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的精神,由此引出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有积极消极两个方面,福楼拜说:“最细微的事物有未被认识的东西”。用细节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利用文章设置“矛盾命题”就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打破他们满足感,从深度与广度去认识那些未被认识的东西,从而使辩论引导走向“正途”求

7、得上课结论。以上四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心得,虽然教师在教学课改中淡出主体地位,但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趣味学法中也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教学导入要有趣味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再导入前要利用谜语的方式、讲故事、设置悬念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要轻松幽默,例如讲滕王阁序的时候,先讲讲古代三大名楼,提到黄鹤楼时讲讲李白见到崔颢诗之后,弃笔不写,引导学生对黄鹤楼诗的向往,两首诗作比对阅读,学生知识不仅拓展了而且学生的学识也增长了。第二、想象的趣味性要增加,对于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一定要有所思考,例如雨巷中丁香花,丁香花的颜色、淡紫色、白色,象征高洁芬芳,象征着淡雅深沉

8、的美丽。丁香结是愁怨的代表,这主要靠想象,这三种元素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是我们感受丁香姑娘的愁怨是失恋还是彷徨于对社会的无望,再放在作者身上,古人喜欢把理想放在香草、美人身上,那么丁香姑娘,就是作者的一个理想的介质,她的愁与怨便是作者的苦与闷,学生对于意象的想象,成为趣味性的思索,便拓展成了思维的乐趣。第三、赏析要有趣味性,在古文的教学过程中赏析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对典故的理解,赏析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翻译的难度。恰当的提问,让学生讲述,也可吊起学生的兴趣,如学习滕王阁序中的俆孺下“陈蕃之榻”怎样表现人杰地灵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如何表现怀才不遇的等等,对于典故进行鉴赏学生亦会感到情绪

9、盎然,颇有兴趣。最后,小结要增加趣味性,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刚刚有所启蒙,但是不成熟,理性的思维还有所欠缺,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还要再次掀起理性思维学习的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采用结合高考出一些思考题,修改原作或者仿写等,例如在逍遥游小结中设置记者采访庄子的情境。记者:请问你对梦蝶是怎么看的?庄子: (如何回答)合理趣味的教学方式,会让你的高中语文教学别有一番风味。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乏味枯燥的,但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高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最为直接的要因。因此,它在高中语文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笔者从学生的组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解决提高高

10、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己教学的个案分析,使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这是师生共赢的成果。由于兴趣的研究属于心理学范畴,其中的探究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相信通过广大高中教学同仁共同努力,对高中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探究将会更深刻实用,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才会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语文教学应构建有效的语言实践情境 新教育2013.42、语文教学谈艺录 1997.73、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海南思源2013.14、中学语文教学 2013.55、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研究 薛理银 1993.6 6、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 2002.57、给教师的建议 BA苏霍姆林斯基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