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540682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一)、课程资源的意义1、课程资源的基本类型 A、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B、人力资源 校内各种人员,校外有关人员 C、文化资源2、课程资源的意义 A、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是课程内容本身。 B、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条件。C、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学生(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类型 1、地方和社区自然因素及其状况。 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 3、地方和社区社会活动 4、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 5、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等。 6、劳技基地(综合实践基地)7、全球化问题和国际背景课程资

2、源与开发-评估 学生需要的评估-收集 地方资源的收集-管理 实施筛选固化 自从新课改以来,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个话题经常被人们谈起。不过,好象对于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而言,这个问题是更加突出。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的。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我们不可能象语文数学那样手持课本滔滔不绝地讲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 就蕴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是一本无字之书。当然,这本无字之书比有字之书 难读多了,很多教师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课程资源的缺乏,有道是没有枪,没 有炮,敌人也不给我们造,怎么办呢?” 我经常听到一些校长、老师跟我叹息,综合实践活动实在是太好了,对学生的成长实在是

3、太有帮助了,我们是真想开好这门课啊,可是我们这是农村小学,条件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其实,这是对课程资源的大大的误解。” “关于课程资源,郭元祥老师说课程资源是学校创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 综合,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与 广度,直接决定了主题活动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 校开发的课程,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校的自主开发。应该说学校之间的课程资源差别 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这种差别是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 衡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但这种差别并无优劣之分,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不宜枉自菲薄 农村有很多具有乡土

4、特色的课程资源是城市不可比拟的。城市的学校比农村优越的, 可能只是体现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至于素材性课程资源,城乡各有特色。 ” 农村课程资源要“本土化”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进入中小学课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 个难点。因为,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开好这门课都需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撑 目前,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软肋”之一,就是缺乏资源。 为什么普遍感到课程资源缺乏呢?专家的观点和分析是,首先农村初中的综合实践 活动的定位不能远离本土资源与经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农村学校的地理环境、 文化基础、人情风貌、经济状况确定,决不能照搬照抄。适合城

5、市学校的综合实践活 动,并不一定在农村初中就适用。 其实,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浙江上 溪初中东北面是一座大山,漫山遍野的“覆盆子”、“野英子”、“何首乌”,但学生却不 认识。老师带学生到山里去,学生认为这是探险。学习与生活隔着一堵墙,农村的孩 子离大自然已经很遥远了。于是,学校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从认识植物、认识百草 开始。山脚下是“中国药材之乡”,附近是风湿病研究所,学校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 势,开展了“百草园之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领着学生从校园到“百草园”,这里有 阳光雨露,这里有花草树木,“百草”成了学生解读不完的书本,大自然成了学生最亲 切的老

6、师。 西瓜棋、牛角棋、老汉送货棋、时钟棋,这些曾经让人们乐此不疲的童年游戏,今 天纷纷走进了浙江溪华小学的课堂。校长斯双文谈道,民间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份 珍贵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老教师小时候都玩过,对这些棋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们 利用这一资源,开设了“民间棋文化”课程,还利用图书资料,搜集了许多民间棋, 开发出数字跳棋、扣子象棋、连珠棋。 以上的实例生动地告诉我们,应当使过去不被重视的资源得到挖掘和利用。 来自农村的孩子每家都有自己的田地,孩子们每天都要与父母一起种菜、放牛、放 羊,这些经验可不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学生可不可以从每天接触的农 作物研究种子如何发芽、如何生长?通过观

7、察牛犊、羊羔的出生及成长过程,培养观 察、思考与发现的能力呢?乡土资源无处不是,无奇不有,只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 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状况开发,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 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四季物候,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丰富的自然资源 2 “对,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 话也可以套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其实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 们要有一双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那么,如何发现课程资源呢? 课程资源从哪里来?从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来,从身边的社会生活中来。当我们的眼 睛只盯住学生的分数的时候,就会忽略学生成长中

8、的很多美丽的故事,而正是这些故 事,学生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构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在一个学校里,学生 在课间做游戏时,有两个同学在打闹中撞破了头。这时候老师意识到,怎样为孩子们 设计一些有趣、有益、安全的课间游戏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引起同学们的极大 兴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活动嘛。3另外,教师要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学会利 用社区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公共生活的普通公民,应该具有 一种社会责任感。有了这种社会责任感,才会自觉的关心社区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从中寻找到丰富的课程资源。佐藤学先生在他的静悄悄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 果是作为一个市民而生活着的话,那么须和

9、学生一起探究的课题比比皆是。如果去到 社区,就会发现诸如环境一、福利问题、人权问题、公民歧视问题等等,应该学习的 课题堆积如山。4”案例三传承土家文化热爱山水长阳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A、课程价值1、文化价值土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无论是古人留下的竹枝词,当 代人创作的寓言,诗歌,小说,散文,还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俗语,格言,谜语;无论是饮食 文化,服饰文化,还是酒文化,茶文化,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必将丰富 学生的文化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2、智能价值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表演,艺术欣赏,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等多种方式的学习,培 养视觉能力,听

10、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思维得 到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3、情感价值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欣赏,实践 中丰富情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土家文化的丰厚博大和源远流长,必 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决心,增强其社会责任感.4、美育价值.学生在欣赏美丽如画的清江风光,魅力四射的文化艺术之时,必将提升自身的美育 素质.B、课程总目标让学生知晓土家文化,热爱土家文化,立志长大后光大土家文化,献身家乡(祖国)建设,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文明人.C、系

11、列目标一年级(课程目标)1, 初步认识学校,家庭,社区,了解大自然,知道自己的民族,具有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2, 参与学习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学习参观,访问,观赏等学习方法.3, 调动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一年级 (课程内容)我是骄傲的土家人 从学校,家庭,社区,自然的角度,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土家文化的气息。二年级: (课程目标)1, 会讲本地的寓言故事,地名故事,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2,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积极进行故事的创编.3, 让学生在听,讲,演,编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方法.4, 激发学生对土家故事的热爱.二年级 (课程内容)优美动听的土家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

12、讲故事,演故事中感受土家故事的优美动听,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年级: (课程目标)1, 知道土家族的一些具有特色的风俗民情.2, 学习采访,辩论,阅读等一些方法.3, 从风俗民情中吸取道德的营养,感受土家风俗民情的个性,特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 (课程内容)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让学生在听(讲座),读(书籍),访(文化人),辩(优劣)中,感受土家风俗民情的个性,特色四年级:(课程目标)1,了解土家名人的感人故事.2, 在阅读,采访,讲述过程中,进一步习得一些方法.3, 学习土家名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前 进. 四年级 (课程内容)引以自豪的土家名人

13、 让学生在访土家名人,读土家文化人创作的书籍,讲土家名人的事迹中,以土家名人为 自豪,增添不断进步的动力. 五年级: (课程目标)1,了解长阳的旅游景点及清江风光的美好. 2,学习图片的拍摄,风光的欣赏以及一些创作的方法.3,清江风光的无限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之情. 五年级 (课程内容) 美丽如画的清江风光 通过实地游览,欣赏画面,拍摄图片,撰写导游词,为家乡旅游事业出谋划策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江风光的无限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之情 六年级: (课程目标) 1,掌握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的相关知识,了解根雕,盆景,清江奇石.2,会欣赏长阳山歌,南曲和根雕,盆景,清江奇石,会跳巴山舞. 3,充分调动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初步的土家文化底蕴的土家人. 六年级 (课程内容) 魅力四射的土家文化艺术 以长阳新旧三件宝,文化艺术成就为内容实施教学,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初步的土家文化底蕴的真正土家人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