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40578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4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为了做好_部在全国城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根据仁怀市卫生局的安排下,我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1、总目标全镇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年度目标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_%,健康档案合格率_%;健康档案真实率_%。二、范围和内容我镇_个行政村和_个行政社区。1、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卫生_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档案保管和使用等。2、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一)培训对象:

2、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乡_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率分别达到_%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二)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主要教学资料有:居民档案管理规范、病历管理规范书写及卫生局各种相关规定等。(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一)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二)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三)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0_岁儿童保健、

3、孕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四)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2、档案建立方式由我院和本镇各村卫生室负责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一)本辖区内居民到我院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二)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本院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_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保健科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

4、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由保健科人员在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建立。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一)已建档居民到我院复诊时,在调取其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二)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要及时录入档案。(三)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四)所有的服务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三、健康档案管理1、我院居民健康档案由专(兼)职人员管理,并接受过相应培训,并成绩合格。所以本院制定了居民健康档案管3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有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

5、、安全。a)我院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b)档案的记录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c)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本内容无缺失。d)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3、监督与考核a)我院负责辖区内卫生室健康教育的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b)督导考核主要内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二)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

6、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为做好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一)总目标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年度目标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_%,并逐步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合格率_%;健康档案使用率_%;健康档案真实率_%。二、范围和内容在全辖区范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如下:(一)依照_年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严格按照卫生_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_号)和省卫生厅_安徽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_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

7、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二)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1、培训对象。各村卫生所人员和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_%、_%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等。3、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0_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

8、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4、档案建立方式(1)辖区居民到我院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我院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_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

9、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5、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我院复诊时,在调取其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及时录入档案。(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6、健康档案管理(1)制定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3)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4)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

10、人隐私。(5)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6)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应长期保存,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三、制定年度考核内容和方案。1.督导考核主要内容。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程度等。2.主要评价指标1、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_%2、档案合格率=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_%3、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_%(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4、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

11、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_%(真实可以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5、档案管理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标准版本(三)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为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一)总目标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和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年度目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_%以上,并逐步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_%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_%以上;

12、健康档案真实率达到_%以上。二、范围和内容在全辖区范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如下:(一)依照_年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严格按照卫生_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和省、市、县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二)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1、培训对象。各村卫生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_%、_%以上,以提高技术水平。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等。3、居民健康档案内

13、容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0_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4、档案建立方式(1)辖区居民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

14、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责任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辖区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_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5、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我卫生院,在调取其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农村到卫生院及时录入档案。(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

15、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6、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要求(1)真实性:健康档案是由各种原始资料组成,要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如实记载居民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康复状况等详尽资料。(2)科学性。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医学信息资料,应按照医学科学的通用规范进行记录,各种图表制作、文字描述、计量单位使用要符合有关规定,做到准确无误。(3)完整性。居民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必须完整,应该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部分。(4)连续性。完整、科学的居民健康档案反映了卫生院、家庭和个人卫生服务和健康状况,要不断更新和充实健康、疾病状况信息,保持健康档案的连续性。(5)可用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以门诊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档案使用频率较高,健康档案应在公共卫生服务、复诊、转诊等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使用和参考价值7、健康档案管理(1)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保证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