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538719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民健身影响学生体育投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通过对我市五个县、市、区10所普通中学200名(男生108人,女生92人)中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意识,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消费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喜欢项目等方面的调查,并对此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中学生在体育能力、行为、体育投入及效果和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并对此进行探讨,使中学生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尽快接轨,把中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出笔者的依据与对策。关键词:中学生全民健身体育投入及其效益教育改革一、前言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正式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一个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动员

2、全民积极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本世纪末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纲要明确提出“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而中学作为培养青少年合格人才的摇篮,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符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投入以及目标的健康状况如何?体育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体育教学如何与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旧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本文拟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存在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改革对策,提出笔者的设想,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二、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市

3、宜章县、北湖区、资兴市、安仁县、桂东县等5个县、市、区10所普通中学200名学生,其中男生108人,女生92人。2、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对我市5个县、市、区10所普通中学发出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95.2%。访问面谈对部分县、市、区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3、调查内容。根据一二一启动工程实施办法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其内容为:对纲要的了解情况,每天锻炼时间、锻炼目的、掌握锻炼方法,影响锻炼的因素,喜欢项目,体育消费和体育书刊等8项。三、结果与分析1、对中学生体育意识、健身意识及体育能力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25.5%的中学生对纲要根本不了

4、解,甚至是指什么回事都不知道,这说明全民健身在中学的宣传力度不够。调查中还发现84%的中学生对体育有较强的认识,他们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说明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是明确的,其动机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仅注重于参加锻炼的直接动机一体育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参加的间接动机一体育活动的结果,而间接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如何引导学生的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升华,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必须考虑的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女生中有28.3%是为了保持体型苗条,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女中学生更加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几十年一贯制

5、的体育教育仅使学生掌握了12种锻炼方法,体育能力差,与多年来以运动技术为重点的教学是相违背的,同时说明,体育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体育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和不断完善。2、阻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阻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的主要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调查结果表明,53.5%的学生认为锻炼条件差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市没有一所中学的运动场、馆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体育器材符合配齐目录的也未几所。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止匕外,因学生任务重而自动放弃体育锻炼的占22.5%,属于外界干扰慢慢地脱离锻炼的占17.5%,两项

6、合计占调查总数的40%这40%大都是两三(初三、高三)的中学生,说明应试教育还很严重。调查中还发现,59.5%的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15%的喜欢武术而对田径、素质、器械体操等项目不感兴趣,喜欢的人分别是6%、7.5%、10%。由于学生对项目的偏爱,加上锻炼时间又集中在课外活动时间,势必会对场地器材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压力,要缓解这一现象,必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疏导。3、中学生体育投入少。中学生体育投入包括时间投入和物力投入两个方面。中学生体育投入时间少。据调查,200人平均每天锻炼时间为19分钟,而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有168人,占总数的84%;40分钟以上的只有32人,占16。这根本达不

7、到国家教委规定的每人每天必须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调查中还发现,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的体育锻炼时间呈减少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主观上对健康定位不准确,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对于人获得有适应能力应是长期锻炼的结果认识不够,从而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由于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两操两活动”开展不正常或缺乏严格的组织与管理;三是应试教育还很严重,导致学生学习任务加重,致使两三(初三、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上或宁愿将时间白白浪费,也不甘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中学生体育消费低。据调查表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很低,

8、年平均每人消费22.5元,86%的中学生年体育消费在30元以下,而这些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鞋。14%的中学生年体育在4080元之间,这与有关资料显示的我国年消费百元以上的占16.02%相比差距还很大。总之,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对体育消费进行合理的应用投资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层次,然而对体育知识知之甚少,报刊杂志平均拥有量为0.38本,有79.5%的学生根本没有体育书刊杂志,除了必备的教材外,较少问津其它的体育书刊。四、发展对策1、加大纲要的宣传力度。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有74.5%的中学生不了解。因此,学校要进行宣传,体育教师应该利用每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和雨天教室室内课组织学

9、习,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每月出一期纲要的专刊,以达到宣传之目的。2、中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较强,但运动能力及参与意识较差。根据纲要要求,中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从体能还是心理,都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要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高度境界,从中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3、中学生的体育投入较少,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中学生锻炼时间的减少引起身体素质的下降及整体体质的下降的现象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经常开展丰富多彩

10、的课外体育活动,并形成传统,成立多项的体兴趣小组,己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4、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还继续盛行,所以,违背国家教委开课之规定,私自增加课时,加班加点,造成了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锻炼机会。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随时随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相符号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勒令他们限期改进,对于累教不改的学校领导和他人要给予行政处分,对造成学生心身健康受到损害的要降职或追究刑事责任。作为素质教育的当今,我们应该把学校办成合格加特色,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加特长的社会主义新人,让素质教育在各校生根、开花、结果。5、学校环境差阻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了给学生拥有锻炼的场所与器材,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把体场馆建设列为学校是否符合办学条件的大事来抓。学校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改造旧设施为重点,在长效果,少投入的原则上进行扩建和改造,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参考文献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