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内摩擦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3513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内摩擦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内摩擦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内摩擦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内摩擦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内摩擦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5 边坡力学参数4.5.14.5.3岩土性质指标(包括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通过测试确定。但当前并 非所有工程均能做到。由于岩体(特别是结构面)的现场剪切试验费用较高、试验时间较 长、试验比较困难等原因,规范参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表C.0.2并结 合国内一些测试数据、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提出表4.5.1及表4.5.2供工程勘察设计人 员使用。对破坏后果严重的一级岩质边坡应作测试。4.5.4 岩石标准值是对测试值进行误差修正后得到反映岩石特点的值。由于岩体中或多 或少都有结构面存在,其强度要低于岩石的强度。当前不少勘察单位采用水利水电系统 的经验,不加区分地将岩石的粘聚力C乘

2、以0.2,内摩擦系数(tgQ )乘以0.8作为岩体 的c、(p。根据长江科学院重庆岩基研究中心等所作大量现场试验表明,岩石与岩体(尤 其是较完整的岩体)的内摩擦角相差很微,而粘聚力c则变化较大。规范给出可供选用 的系数。一般情况下粘聚力可取中小值,内摩擦角可取中高值。4.5.5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是考虑粘聚力在内的假想的“内摩擦角”,也称似内摩擦角或 综合内摩擦角。可根据经验确定,也可由公式计算确定。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多种,规范 推荐以下公式是其中一种简便的公式。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T =,或厂贝V 览处=tg + y=g(p + 2c/y/z cos 9即= arctg (tg卩 +

3、 2c/cos0)式中 r剪应力;正应力;9岩体破裂角,为45+卩/2岩体等效内摩擦角p在工程中应用较广,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可用来判断 d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当边坡岩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即下滑力等于抗滑力Gsin0二Gcos0 tgp +cL=Gcos8 tgp贝0: tgB =tgp 故当0 Vp时边坡整体稳定,反ddd之则不稳定。由图 4.5.5-2 知,只有 A 点才真正能代表等效内摩擦角。当正应力增大(如在边坡上堆 载或边坡高度加高)则不安全,正应力减小(如在边坡上减载或边坡高度减低)则偏于安 全。故在使用等效内摩擦角时,常常是将边坡最大高度作为计算高度来确定正应力。表 4.5.5 是根据大量边坡工程总结出的经验值,各地应在工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需要说明的是:1)等效内摩擦角应用岩体C、0值计算确定;2)由于边坡岩体的不均一 性等,一般情况下,等效内摩擦角的计算边坡高度不宜超过15m;不得超过25m。3)考 虑岩体的“流变效应”,计算出的等效内摩擦角尚应进行适当折减。4.5.6 按照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的抗剪强度指标是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客观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