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53490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word精品文档12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检测授课课题: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目的要求:1.理解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2. 理解并掌握齿轮的误差及公差项目等概念;3. 理解并掌握齿轮副的误差及公差项目等概念;4. 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的主要内容;5. 学会正确标注齿轮的精度要求。重 点:1.理解齿轮的误差及公差项目的概念;2. 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的主要内容;3. 正确标注齿轮的精度要求。难 点:齿轮的精度设计和齿轮精度检验组的选择9-1概述、齿轮传动的分类1. 传动齿轮2. 动力齿轮3. 分度齿轮二、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1.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图9-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齿轮传动理论上应按设计

2、规定的传动比来传递运动,即主动轮转过一个角度时,从动轮 应按传动比关系转过一个相应的角度。由于齿轮存在有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实际齿轮传动 中要保持恒定的传动比是不可能的,因而使得从动轮的实际转角产生了转角误差。传递运动 的准确性就是要求齿轮在转一周范围内,传动比的变化要小,其最大转角误差应限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保证一对齿轮z1和z2啮合时,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I=n1/n2=z2/z1=常量。机床 的一些传动齿轮对传递运动准确性的精度较高。2. 传动的平稳性齿轮任一瞬时传动比的变化,将会使从动轮转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瞬时加速度和惯 性冲击力,引起齿轮传动中的冲击、振动和噪声。传动的平稳性就是

3、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 多次重复的瞬时传动比要小,一齿转角内的最大转角误差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千分表、机 床变速箱等对传动平稳性的要求较高。3.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是指为了使齿轮传动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要求啮合齿面 在齿宽与齿高方向上能较全面地接触,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均匀,避免载荷集中于齿面的一 端而造成轮齿折断。重型机械的传动齿轮对此比较偏重。4. 传动侧隙在齿轮传动中,为了贮存润滑油,补偿齿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以及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 齿轮相啮合轮齿的非工作面应留有一定的齿侧间隙。否则齿轮传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死或 烧伤的现象。但该侧隙也不能过大,尤其是对于经常需

4、要正反转的传动齿轮,侧隙过大,会 产生空程,引起换向冲击。因此应合理确定侧隙的数值。为了保证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对上述四个方面均要有一定的要求。但用途 和工作条件不同的齿轮,对上述四方面应有不同的侧重。1. 分度齿轮:如对于分度机构,仪器仪表中读数机构的齿轮,齿轮一转中的转角误差 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此时,传递运动准确性是主要的。2. 高速动力齿轮:对于高速、大功率传动装置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上的齿轮, 圆周速度高,传递功率大,其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及接触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别是瞬 时传动比的变化要求小,以减少振动和噪声。3. 对低速重载齿轮:对于轧钢机、起重机、运输机、透

5、平机等低速重载机械,传递动 力大,但圆周速度不高,故齿轮接触精度要求较高,齿侧间隙也应足够大,而对其运动精度 则要求不高。9-2齿轮加工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螺纹公差带与尺寸公差带一样,也是由其大小(公差等级)和相对于基本牙型的位置(基 本偏差)所组成。再加上螺纹的旋合长度共同组成了螺纹的精度。国标GB/T1971981规定 了螺纹的公差带。一、误差来源1. 几何偏心。齿坯孔与机床心轴的安装偏心(e),也称几何偏心,是齿坯在机床上安装时,齿坯基 准轴线O1O1与工作台回转轴线OO不重合形成的偏心e。加工时,滚刀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 线OO距离保持不变,但与齿坯基准轴线O1O1的距离不断变化(最大变化

6、量为2e)。滚切 出的齿轮,齿面位置相对于齿轮基准中心在径向发图9-2滚切齿轮示意图生了变化。工作 时产生以一转为周期的转角误差,使传动比不断改变。图9-2滚切齿轮示意图2. 运动偏心ey分度蜗轮轴线与台中心线的安装偏心(气)。叽为机床分度蜗轮的轴线,它与 机床心轴的轴线OO不重合,形成安装偏心eK。这时尽管螺杆匀速旋转,蜗杆与蜗轮啮合节 点的线速度相同,但由于蜗轮上的半径不断改变,从而使蜗轮和齿坯产生不均匀回转,角速 度在(co+A )和(co-A )之间,以一转为周期变化。运动偏心并不产生径向误差,而 使齿轮产生切向误差。3. 机床传动链的周期误差对于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主要受传动链中分度

7、机构各元件误差的影响,尤其是传递分 度蜗轮运动的分度蜗杆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的影响。对于斜齿轮的加工,除了分度机构各 元件误差外,还受差动链误差的影响。4. 滚刀的加工误差与安装误差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差会复映到被加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之产生基节偏差 和齿廓总偏差。二、误差的分类1. 按周期分类:长周期误差和短周期误差2. 按方向分类:径向误差、切向误差、轴向误差图9-3误差按方向分类9-3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根据齿轮精度要求,把齿轮的误差分成影响运动准确性误差、影响运动平稳性误差、影 响载荷分布均匀性误差和影响侧隙的误差。并相应提出精度评定指标。-运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平稳性的评定指标

8、-接触精度的评定指标-侧隙的评定指标-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一、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第I公差组)-切向综合误差(AFi)-齿距累积误差(AFp)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AFpk)-齿圈径向跳动(Fr)-径向综合误差(Fi)-公法线长度偏差(Ew)1、切向综合误差(AFi)切向综合误差(AFi)指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 转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总幅度值。它以分度圆弧长计值。AFi是指在齿轮单面啮合情况下测得的齿轮一转内转角误差的总幅度值,该误差是几 何偏心、运动偏心加工误差的综合反映,因而是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最佳综合评定指 标。但因切向综合误差是在单面啮合综

9、合检查仪(简称单啮仪)上进行测量的,单啮仪结构 复杂,价格昂贵,在生产车间很少使用。图9-4切向综合误差2、齿距累积误差(AFp)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AFpk)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齿距累积 误差。K个齿距累积误差是指在分度圆上,K个齿距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 对值,K为2到小于Z/2的整数。规定AFpk是为了限制齿距累积误差集中在局部圆周上。齿距累积误差反映了一转内任意个齿距的最大变化,它直接反映齿轮的转角误差,是几 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齿轮的传递运动准确性,是一项综 合性的评定项目。但因为只在分度圆上测

10、量,故不如切向综合误差反映的全面。图9-5齿距累积误差3、齿圈径向跳动(Fr)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 量称齿圈径向跳动。Fr主要反映由于齿坯偏心引起的齿轮径向长周期误差。可用齿圈径 向跳动检查仪测量,测头可以用球形或锥形。图9-6齿圈径向跳动4、径向综合误差(Fi)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称为 径向综合误差 Fi。当被测齿轮的齿廓存在径向误差及一些短周期误差(如齿廓总偏差、基节偏差等)时, 若它与测量齿轮保持双面啮合转动,其中心距就会在转动过程中不断改变,因此,径向综合 误差主要反映由几何偏心

11、引起的径向误差及一些短周期误差。被测齿轮由于双面啮合综合测量时的啮合情况与切齿时的啮合情况相似,能够反映齿轮 坯和刀具安装调整误差,测量所用仪器远比单啮仪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故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很普通。但它只能反映径向误差,且测量状况与齿轮实际工作状况不完全相符。墙割版抡j 理翻情甫的测就凶粕3、径向荷座图9-8公法线长度变动图9-7双啮仪工作示意图5、公法线长度偏差(Fw)在被测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公法线长度变动, Fw=WmaxWmin。公法线长度偏差说明齿廓沿基圆切线方向有误差,因此公法线长度变动可以反映滚齿时 由运动偏心影响引起的切向误差。由于

12、测量公法线长度与齿轮基准轴线无关,因此公法线长 度变动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卡尺等测量。二、影响传动平稳性的项目(第II公差组)-一齿切向综合偏差(Afi)-一齿径向综合偏差()基节偏差(fpb)-齿廓总偏差(Fa)单个齿距偏差(fpl ) 一齿切向综合偏差(Afi)1、一齿切向综合偏差(Afi)实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第5页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fi主要反映由刀具和分度蜗杆的安装及制造误差所造成的,齿轮上齿形、齿距等各 项短周期综合误差,是综合性指标。其测量仪器与测量 Fi相同,切向综合偏差曲线上的 高频波纹即为Afi。2、一齿径向综合

13、偏差()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角内的最大变动量。 fi 综合反映了由于刀具安装偏心及制造所产生的基节和齿廓总偏差,属综合性项 目。可在测量径向综合偏差时得出,即从记录曲线上量得高频波纹的最大幅度值。由于这种 测量受左右齿面的共同影响,因而不如一齿切向综合偏差反映那么全面。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来验收高精度的齿轮,但因在双啮仪上测量简单,操作方便,故该项目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 场合。3、齿廓总偏差(AFa)齿廓总偏差是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且距离为 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设计齿形可以根据工作条件对理论渐开线进行修正为凸 齿形或

14、修缘齿形。齿廓总偏差会造成齿廓面在啮合过程中使接触点偏离啮合线,引起瞬时传动比的变化,破坏了传动的平稳性。图9-9齿廓总偏差图9-10基节偏差4、基节偏差(Afpb)基节偏差是指实际基节与公称基节之差。一对齿轮正常啮合时,当第一个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第二个轮齿应进入啮合。当两齿 轮基节相等时,这种啮合过程将平稳地连续进行,若齿轮具有基节偏差,则这种啮合过程将 被破坏,使瞬时速比发生变化,产生冲击、振动。基节偏差可用基节仪和万能测齿仪进行测量。5、单个齿距偏差(fpt )单个齿距偏差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图9-11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 fpt也将和基节偏差、齿廓总偏差一样,在每

15、一次转齿和换齿的啮合过 程中产生转角偏差。单个齿距偏差可在测量齿距累积偏差时得到,所以比较简单。该项偏差主要由机床偏差 产生。三、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齿轮工作时,两齿面接触良好,才能保证齿面上载荷分布均匀。在齿高方向上,齿廓总 偏差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在齿宽方向上,螺旋线总偏差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螺旋线总偏差(F):在基圆柱的切平面内,在齿宽工作部分(端部倒角部分除外) 内,包容实际螺旋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螺旋线之间的法向距离为螺旋线总偏差。图9-12螺旋线总偏差四、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加工误差为使齿轮啮合时有一定的侧隙,应将箱体中心距加大或将轮齿减薄。考虑到箱体加工与 齿轮加工的特点,宜采用减薄齿厚的方法获得齿侧间隙(即基中心距制)。齿厚减薄量是通 过调整刀具与毛坯的径向位置而获得的,其误差将影响侧隙的大小。此外,几何偏心和运动 偏心也会引起齿厚不均匀,使齿轮工作时的侧隙也不均匀。为控制齿厚减薄量,以获得必要的侧隙,可以采用下列评定指标:齿厚偏差(ns),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1、齿厚偏差(AEns)齿厚偏差是指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