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53413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赴南京、南通四学校考察报告2023年10月14日17日普通教育教研室高中部的全体教研员,各市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局属及局部郊市区高中学校校长、副校长一行30人在普通教育教研室逄淑萍副主任的带着下赴南京、南通分别考察了启东中学、南通一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陵中学等四所部、省级重点高中的教育教学情况,学习了学校的成功做法。一、江苏省启东中学10月15日考察了启东中学,由启东中学钱宏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1998年学校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2人,省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老师5人,

2、高级老师69人。学校有一流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能满足学生阅读、训练、个性开展的需要。学校把“开展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开展,为学生的终生开展奠基”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施行素质教育,获得了显着的成绩。多年来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名列江苏省前茅。尽管近几年经历了小综合、大综合、3+1+1的种种高考形式的变化,但居全省第一的位置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从90年代学校又做出了新举措,向学科竞赛倾斜,1995年以来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八金两银的优异成绩。钱校长介绍了启东中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详细做法:1从严执教,狠抓落实。规定每个备课组每周必须集体备课,有一名主备老师,

3、其他老师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形成一份完好的教案本质是教案、学案一体化发给学生。这样有利于青年老师的成长,使平行班之间的差距不太大,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学生反应的时间,学生不抄题,进步了学习效率。对老师的评价以对备课组的捆绑式评价为主。教学管理采取年级制,经常请教研员到学校蹲点指导教学工作,高三每学期至少两次,高一、高二各一次。规定中老年老师每周三个晚上在校办公,青年老师除周六和周日外每天晚上必须在校办公。2学科竞赛坚持全面育人,培养特色人才。面向全省单独命题招生,组成了4个理科实验班,其中本校的初中为高中输送的优秀生占80%。数、理、化三科各有一位有丰富竞赛辅导经

4、历的优秀教练,对学生进展全程辅导。实验班的教材与普通班的有所不同,实验班用甲种本教材,进度快,高二的上半年完毕新课,适当浸透大学的内容,之后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科目。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多,不管参加哪一学科的竞赛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好语文、数学、英语课。理论证明,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高考没有负面的影响,而且高考的高分学生根本上都是实验班的。3积极教改,强化教学,科研兴校。对老师提出“四个一”的详细要求,以提升老师、学校的层次,要求老师每人开设一堂公开课、参加一次高程度的教研活动、发表一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参加一个课题研究。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

5、秀师资充实老师队伍,把不能胜任学校教学工作的老师调离到其他岗位或其他学校。借助大学的力量“请进来,走出去”请大学教授到学校讲学,送老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有5人参加了国家级骨干老师的培训,4人出国进修。对老师进展全方位的校内培训普通话、示范课、汇报课、非英语学科的老师进展英语培训等。5高三毕业班工程。每周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方案,每个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全程监控老师的教学过程,一轮复习定位在打根底上,题目较简单,复习速度较慢。细化教育目的,把教学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让一个学生落伍。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多渠道获取准确的考试信息,在高考中均有所表达。进步讲评课的效率,杜绝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

6、的现象,要求老师对题目要总结、归纳,形成体系,反对只讲不练,反对现成资料打天下的现象,提倡老师自编资料。要求青年老师随堂听课,而且每堂必听。二、江苏省南通一中10月16日上午考察了南通一中,由南通一中的刘校长和教务处顾主任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南通一中是江苏省重点高中,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重视老师队伍建立,共有5名特级老师,8名市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30余名市级以上骨干老师。老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队伍年轻化。尤为加强青年老师的培养,青年老师与老老师结对子,拜师学艺。老师每人三个班,校领导每周听2节课,及时给老师反应,不合格者由教三个班减为教一个班,之后加强听

7、课,假设限期能改正者那么恢复三个教学班,假设不能改正者,那么按待岗、转岗或下岗处理。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内涵开展”之路,主持8项省级课题,参与2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课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其中有多项已成功结题。学校不断加大课程建立和改革力度,主要包括根底教育的学科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三个方面。在活动课程开发中获得了显着成绩。学校教学质量稳步进步,这依赖于学校狠抓了课堂教学,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教学管理强化了过程的监控。通过校领导听课等方式,促进整个年级教学程度的共同进步。学校的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稳”有稳定的学习环境,稳定的班级管理,才有稳步进步的成绩。二是“钻”老师的钻

8、研精神。在高考复习中,加强信息的采集,努力从任何可能触及到的渠道搜集任何可能搜集到的高考信息,用以指导高三教学。学生进入高三前,老师要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已考过的,哪些是未考的,考点的命题角度变化等等。一轮复习面向全体,夯实根底;二轮复习进步学生应对题目的才能,结合学情,进展有针对性的复习,如进展专项训练等。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捆绑式”,目的是杜绝出现弱班、弱科现象,实现整体攀升。对高三施行“三大工程”,即对尖子生施行“亮点工程”,面向大多数学生施行“支柱工程”,面向学困生施行“振兴工程”,以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在尖子生培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不单独组班,向他们推荐优

9、秀的参考书目自学,作业可以不做,老师课堂上所讲内容假设已掌握,可分开老师进阅览室,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时间。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0月17日上午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师大附中有明确的培养目的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学校将建构塑造创造性人格的育人形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放到人格塑造的平台上去培养,建立基于学习领域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超市,全面施行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老师是学校的灵魂,南师大附中优良的学风靠的是优秀老师的引领。学校致力于创造条件,积极培养引进优秀老师,让一流的学生承受一流老师的教诲。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老师群体: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

10、、南京市名师4人,江苏省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特级老师13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老师30人,在职150名专职老师中,有80位高级老师,全体老师学历在本科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南师大附中的毕业生中有3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位列中国中学之前茅。南师大附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在市内遥遥领先,重点大学的达线率远高于其他学校。近几年来高考重点本科率均在90%以上,本科率达99%以上。2023年高考总均分589,在全省排名第三,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南京市高考前10名的学生中附中学生占4人,有30人达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有140多人达南大录取分数线,600分以上

11、的人数共有145人,在全省名列前茅。从九十年代初开场,附中进展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理论。所谓必修课分层次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必修课学习的知识、才能差异有开展需求不同,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必修课的不同教学层次,按照不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国家规定的每门必修课目按课程程度的标准,分设为A、B、C层次,其中,每门学科课程的最低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大纲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以及特长、才能、综合程度等进展大胆、自主地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层次,使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位学生均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展。必修课分层次教学的意

12、义在于表达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原那么,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与开展的方案;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大,信息交流的范围与速度增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的才能;学生可以更方便地理解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其他老师的教学情况,得到其他层次班的有关资料,教学不再是一纲一本,而是多纲多本;老师要承受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要求老师具有比传统教学形式下更强的责任心、教学组织才能与更高的专业程度。理论证明,按照这种教学形式进展教育教学,老师更能因材施教,学生更能获得各得其所的开展,学生才能构造更趋合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更好地得到开展,各种层次的学生在人格、学业等方面均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展。附中进展的必修

13、课分层次教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张反映个人选择意愿的自己的课表。目前学校的校本选修课程开设门类已达130多种。近几年来,学校与南京大学合作,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设大学课程,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通过大学课程的选修获得大学认可的学分。这使得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为显着。四、南京金陵中学10月17日下午考察了金陵中学。学校的教学管理采用了学分制,突出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参照美国等应用学分制较早的国家的管理方式,施行了绩点学分的课题研究,于2000年结题,理论证明效果较为理想。学校共开设62门选修课,包括军训、学农、劳动等综合理论活动课,设立了普通话、书写、计算机、英语等等级考试,为学生的可

14、持续开展奠定了根底。每个学生都要有一项艺术、体育方面的爱好,由学校的体育组、音美组老师组成特长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的文体方面的特长进展认定。自2023年新课程方案公布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与之靠拢,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管理制度,把学分细分为合格学分、奖励学分和绩点学分等。如某学生在某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一定层次的奖励,那么该生的该学科可得绩点学分的总分值,再如学生评标兵、评三好等必须具备合格学分到达一定要求的条件等等。这样建立了多元的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和自主开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起步较早,先在教改实验班上展开实验,实验班不参加高考,借助于大学的力量,请大学老师讲课,

15、曾经开过高等数学课、英语强化课、论文写作指导课等。到1999年推广到了高一和高二年级,有了一些收获,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参与的人数较多,规模太大,老师人数少,指导工作跟不上,工作落不到实处。同时教学管理上也有弊端:每周上一次课与学生交流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尽管属于同学科的,但研究的方向不尽一样,当然老师指导的针对性就不强。另外,学生需要查资料,学校对进网吧玩游戏的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等。于是在19992023年学校进入了调整和反思时期,把课题研究的周期由一年延长为两年,分为四个阶段高一上是学习阶段,高一下是设计阶段,高二上是施行阶段,高二下为总结阶段,在学校内聘专职老师,负责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各阶段均开设讲座课程管理6讲,STS课程7讲,研究方法的学习6讲等,其中包括分析p 以前学生的研究案例,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金陵中学面向全省招生,有一个省招班,两个实验班,针对2023年3+1+1的高考形式,采取了高三学生跑班形式上课。英语科的教学选用了多个版本,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科内尝试小范围的分层次教学,与竞赛衔接,与高考衔接,效果较好。在高一的省招班和实验班内,允许数学、物理学科进度超前,其他学科原那么上不超前,但根据需要可以适度超前。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