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53397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 ,练习四第15题。教学目标: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能正确运用小数乘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根本步骤。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 ,能根据实际问题和具体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数感。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教学准备:将例题与相关习题制成PPT课件。教学过程

2、:一、复习铺垫 ,谈话引入(一)复习铺垫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3.14×12.5×0.08 5.28×99+5.28(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在方框里填上适宜的整数。3.8×3< 1.78×3.98< 2.5×4.12> 6.1×3.08>(1)学生独立完成。(2)师生交流:在方框里填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3)小结:像这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先将式子中的因数“放大或“缩小成近似的整数 ,再来思考会简单一些。(二)揭示

3、课题1.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2.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由于本课是紧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进行教学的 ,在新课伊始安排了两个“复习铺垫内容。一是帮助学生及时稳固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二是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为运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做适当的知识铺垫 ,为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二、解决问题 ,形成经验(一)阅读与理解1.出例如题 ,呈现问题情境(PPT课件演示)。2.理解题意 ,表达题目内容。(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

4、)引导学生根据图文叙事:妈妈去超市购物 ,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 ,还想买一盒鸡蛋 ,看看剩下的钱够不够。3.收集信息 ,明确问题。(1)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结合学生的答复 ,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条件:妈妈有100元钱;每袋大米30.6元 ,买了2袋;肉每千克26.5元 ,买了0.8千克。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4.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和整理信息。(1)题中有这么多的信息 ,这里的“30.6元“26.5元“10元“20元都是单价 ,这里的“2袋“0.8千克都是数量。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示、整

5、理这些信息可以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2)教师归纳:当信息较多时 ,我们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 ,并且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样就比拟容易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里 ,我们就需要将各种信息按不同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分别进行整理 ,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样就很容易看清楚各种物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用PPT课件出示表格。)(3)学生用表格表示和整理各种信息。单价数量总价大米肉鸡蛋(4)学生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各种信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答复表格中的信息 ,并适时用PPT课件演示。)【设计意图】本

6、课作为解决问题的教学 ,在教学中 ,关注学生自觉地按照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 ,由于本节课所探究问题信息量较多 ,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关注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和整理数学信息。(二)分析与解答1.分析数量关系 ,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1)刚刚 ,同学们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整理了题目中的各种信息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哪些数量关系?(教师演示PPT课件。)(2)要解决“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元或者20元的鸡蛋这个问题 ,你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同桌相互交流。)(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一:先算出

7、买大米和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 ,再算出剩下的钱数 ,然后将剩下的钱数分别与10元和20元相比拟 ,看超不超过10元或者20元。思路二:先算出买大米、肉和鸡蛋这三件物品的总价 ,再将这个总价与100元相比拟 ,如果超过100元就不够买 ,不超过100元就够买。2.独立思考 ,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1)明确自主活动要求。(教师用PPT课件出示。)(2)学生根据“自主活动要求 ,尝试解决问题。3.集体汇报 ,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教师适时用PPT课件演示解答过程。)(1)预设一。生:我是先算出买2袋大米和0.8 kg肉这两件物品的总价 ,算式是30.6×2+26.5&tim

8、es;0.8=82.4(元);再算出剩下的钱100-82.4=17.6(元);因为17.6元比10元多 ,但比20元少 ,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但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引导评价: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 ,但是计算比拟麻烦。在购物时 ,我们很少会进行精确的计算 ,只需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2)预设二。生:我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不到31元 ,2袋米就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如果买一盒10元的鸡蛋 , 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 ,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大米:31元大米:31元肉:27元鸡蛋:1

9、0元总价不超过:3131271099元教师追问:这种方法一定能判断出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师生交流:这种方法是将大米和肉的价钱都适当地估大 ,估大以后所有物品的总价不超过99元 ,所以剩下的钱一定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3)预设三。生:我也是用估算解决的。1袋米超过30元 ,2袋米就超过60元;1 kg肉超过25元 ,0.8 kg肉就超过25×0.8=20(元);如果买一盒20元的鸡蛋 ,总共就超过60+20+20=100(元)。所以 ,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我是这样表示的:大米:30元大米:30元肉:20元鸡蛋:20元总价就超过:30302020100元教师追问:这种

10、方法一定能判断出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师生交流:这种方法是将大米和肉的价钱都适当地估小 ,估小以后所有物品的总价超过100元 ,所以剩下的钱肯定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环节对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因此本环节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主要关注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 ,这样的实际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比拟简便?显然 ,在不需要知道准确计算结果的时候 ,采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比拟简便 ,这是估算的价值所在。其二 ,题目中的数据怎样估比拟适宜?怎样利用估算的结果进行判断?这是两个有紧密联系的问题 ,是估算的核心 ,也是学生应

11、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难点。因此 ,在教学预设中 ,运用“追问“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具体数据的大小范围进行判断 ,加深理解。(三)回忆与反思1.理一理、议一议。(教师用PPT课件出示问题。)(1)我们刚刚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问是通过把物品的钱数估大 ,发现估大后的总钱数不超过100元 ,判断出“够买;第二问是通过把物品的钱数估小 ,发现估小后的总钱数已超过100元 ,判断出“不够买。)(2)我们刚刚解决的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只需要判断出钱数够不够 ,不需要进行准确计算。)(3)解决这样的问题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解答更简便?(可以用估算解答 ,用估算解答更简便。)2.想一想、说一说。(1)我

12、们刚刚用了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这两种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教师用PPT课件出示。)(2)师生交流:第一种方法是将物品的钱数估大 ,这样得出的总钱数比实际总价高 ,也就是说实际总价不超过这样得出的总钱数;第二种方法是将物品的钱数估小 ,这样得出的总钱数比实际总价低 ,也就是说实际总价一定超过这样得出的总钱数。(3)教师归纳:通过这两种估算方法的比照 ,我们发现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要判断“够的话 ,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大或不变;要判断“不够的话 ,所有的数据都要估小或不变。估的时候还要注意估大或估小要适度 ,要能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用PP

13、T课件归纳。)【设计意图】在本环节 ,通过“理一理、议一议和“想一想、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反思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进一步体会估算的实际应用。三、稳固练习 ,内化提升(一)根本应用1.练习四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3)全班集体交流: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算的?(可以用笔算或用计算器解决 ,鼓励用估算解决 ,培养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选择用简便方法解决问题的灵活性。)2.例题的改编题。妈妈带95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 ,每袋30.6元。还买了0.8 kg肉 ,每千克26

14、.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1)引导审题:与例题相比 ,这道题哪个数据有变化?(2)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能否运用经验解决此类问题。(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用估算解决这个问题的?(二)变式应用1.练习四第3题。(1)理解题意:解决“100块够吗这个问题 ,就是要比拟哪两个面积的大小?(房间面积和100块地砖的面积。)(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集体交流:怎样比拟房间面积和100块地砖面积的大小?2.练习四第4题。(此题是变式应用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再留作课堂作业。)(1)引导审题:这题的两问之间有什么关系?(2)全班交流:解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这个问

15、题 ,就是要比拟什么与什么的大小?四、全课总结 ,分享经验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用估算解决问题 ,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那么 ,你在选择估算方法上有什么体会?五、作业练习(一)课堂作业1.练习四第1题(第二行)。2.练习四第4题。(二)课外作业“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