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3217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 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 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火力发电企业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 南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017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细则3术语

2、和定义DB37/T 28822016、DB37/T 2017 界定的以及下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 火力发电 fossil-fired power generation ;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通过燃烧化石燃料(煤、油、气或其他碳氢化合物,将 所得到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的过程。注:火力发电主要有蒸汽动力发电、内燃机发电、燃气 轮机发电;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还包括整体煤气化联合循 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3。2 安全设施 Safety facilities防止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人员误操作,以及外因引发 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等,而设置的安全标志

3、、设备标志、 安全警示线和安全防护的总称。4基本要求4。1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包 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是熟悉生产过程中安全 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的人 员。4。1。1 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组 成如下: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副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或安全总监)、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副总师、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运行 调度管理、环保管理、治安保卫、消防管理等职能部室负责 人、各生产车间负责人等。4.1。2工作小组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实施的机构,组 成如下:组长

4、: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成员: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运行调度管理、 环保管理、治安保卫、消防管理等职能部室分管副职、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专工及各生产车间安全员等。4。1.3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 应任领导小组组长,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 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主要职责包括:-一确定风险分级管控方针、策略、目标;确定管理职能分工,明确工作小组、各部门、各岗位 职责与权限;一-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一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 的投入;-一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部署、督导和考核.4.1。4分管生产

5、副总经理(安全总监)职责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是企业危险源识别、风险 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直接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监督管理。4。1.5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监 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体系文件;协 调各专业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 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本企业风险分级情况评审;负责 对较大以上(含较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评估、 监督;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 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4。1。6各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各职能管理

6、职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 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职责范 围内的风险管控。4。1。7各生产车间(班组)职责各生产车间(班组)是所辖工作范围内风险管控的主体 责任部门,负责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活动及管控措施的落实, 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你和指导。4。1。8各岗位职责各岗位应根安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工作,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 施。4.2实施全员培训企业应坚持全员培训原则,本着强制培训和需求 培训相结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 针,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层层分解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副职、安全管

7、理人员、特种 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新入厂人员应 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方可上岗。在岗人员应在岗生产人员 应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 事故预想等现场培训活动,运行人员还应定期进行仿真系统 的培训,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 职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安全教育培训应做好记录,包括:班组开收工日志、开工 前预控措施学习交底记录、周安全学习记录、技术问答记录、 现场考问记录、专题讲座(讲课)签到表、课件、各类考试试 卷及有关视频资料等。4。3编写体系文件企业应组织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策划,并 编写体系文件,至少包括:-

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方针、目标和指标;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年度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方案。5工作程序和内容5。1风险点确定5.1。1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原则参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细则(DB37/T 2017)5。1。1。5。1。1.1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依据火力发电企业重点工艺流程,以燃煤电厂为例:煤 在炉膛内燃烧,将锅炉里的水加热生成蒸汽,然后将来自锅炉 的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 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 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通过联 轴器驱动发电机发电.火力发电企业

9、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可以划分为以下主要单元:汽机设备及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 电气设备及系统;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燃料储运系统、 水处理系统。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辅助系统,如燃油系统、 采用氢冷机组的氢气系统、采用纯氧点火的纯氧系统、环保 需要的液氨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等。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示例:发电机、锅炉、密 封油系统、燃气输送系统属于设备设施;汽轮机高、中压缸、 锅炉炉膛、高温、高压管道属于部位;电机检修间、机加工 车间、配电室属于场所;脱硝氨区、制(供氢站、燃油泵房 属于区域.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火力发电企业操作及作业活动按照管理模式一般分为 两大类,即运行操作和检

10、修作业.运行操作主要是指机组或设备启动、停运、运行中设备 的切换、试验等.根据重要程度和监护等级和又可分为:重大 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单人操作.检修作业主要是指在生产现场、设备、系统上进行检修、 维护、消缺、安装、改造、调试、试验等工作.5。1。2风险点排查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对所有设备系统单元进行逐一进 行排查,除了整个火力发电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和作 业活动,还应包括辅助设备设施、安全设施、作业环境、安全 生产管理等.为了便于统计,可以将火力发电企业风险点分为 两大类:设备设施类和作业活动类。设备设施类包括现场设 备设施或系统、部位、场所和区域,作

11、业活动类包括运行操 作及各类检修作业活动.企业应编制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 施清单(见附录A)。某企业编制完成的清单见附件1、附 件2,供各企业参考。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企业在开展风险点排查过程中,建议采用头脑风暴法, 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然后逐级汇总。班组可以召开头脑风暴 会议,员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参与的作业活动、接触的 设备、设施、工作的区域环境、使用的机具、根据经验认为 存在风险的部位、场所等列出本岗位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 施清单,班组进行审核、汇总、合并同类项后报给车间,车 间管理人员对各班的清单进行审核、汇总、合并,报给分管 职能部室,逐级审核汇总合并,形成企业作业活动清单

12、和设 备设施清单.5。2危险源辨识5。2.1辨识方法常见危险源辨识方法参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017)5。2.2,其中工作危害 分析(JHA)法适用于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评价记录样表 见附录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适用于设备设施危 险源辨识(评价记录样表见附录A),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 况选用合适的辨识方法。5.2.2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内的全部设备设施和作 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可能 导致的后果,辨识范围参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细则(DB37/T2017)5.2。1.火力发电企业危险源(危险有害因

13、素)可分为四大类:人 员作业行为、设备设施系统、作业环境、管理因素.5.2.2.1人员作业行为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电气作业:带电作业、高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低压电气设备附近作业、全部停电作业b。高处作业:c。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非重点 防火区域动火(见附录B)d。起重吊装作业:重大物件起吊作业、一般起吊作业e。有限空间作业:酸碱容器、油罐、氨罐、一般金属 容器、隧道、电缆井、电缆夹层、地下沟道、窨井内作业等f。机械加工作业:钻孔、打眼、切削g-人工搬运作业:危险化学品(酸碱搬运、大件物体搬运、 一般物体搬运h. 土石方作业i. 液氨接卸作业j. 油漆防腐作业:吸收塔内部防腐

14、作业、烟道、烟囱防 腐作业、一般防腐作业k. 运行操作:重大操作、双监护操作、单监护操作、单 人操作5.2.2。2设备系统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 汽机设备及系统:汽轮机超速、轴系断裂、大轴弯 曲、轴瓦损坏b. 锅炉设备及系统:炉膛爆炸、制粉系统爆炸、煤尘爆 炸、汽包满水和缺水、尾部再次燃烧、承压部件爆漏c. 电气设备及系统:全厂停电、发电机损坏、高压开关损坏、接地网事故、污闪、继电保护故障、变压器(互感器) 损坏d. 热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电力 监控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巳其它设备及系统:液氨系统泄漏、氢气系统爆炸、贮 灰场垮坝、燃油系统着火、润滑油系统着火、燃煤储存系

15、统 着火、燃煤运输系统着火、燃气系统着火、压力容器爆炸等5。2.2。3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高度、宽度、粉(灰)尘、有毒 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风速、照明、噪声、气象、通道、 安全设施、设备机具及环境工作措施等.5.2。2。4管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 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致行政处罚或处罚金;b。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管 理漏洞;c。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人身伤害事故;d. 外包工程管理不到位导致外来风险侵入。5。2。3危险源辨识实施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 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是风险分级管控的 基础。企业应在每年初组织开展一次系统性的风险点排查和 危险源辨识活动,要结合前一年技术改造、设备设施变更后 带来的变化以及同类型企业发生的事故情况,组织各部门、各 专业重新进行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对于较大的技术改造 项目应适时开展专项辨识评估活动。5。3风险评价5。3.1风险评价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参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017)5。3。1。建议火力发 电企业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进行风险评价, 此法针对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可能性、人员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