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53137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1-4单元教案(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燕子课时:2课时一、课前准备。1、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 (2)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2、任务:(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3、学点:(1)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2)品读课文,体会燕子优美的姿态。(3)抄写课文的好词佳句。4、教点:

2、 (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来写的方法。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5、练点: (1)抄写课文的好词佳句。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并能够仿写比喻句与拟人句。6、考点: (1)抄写课文的好词佳句。 (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并能够仿写比喻句与拟人句。二、上课程序。1、课堂调查(8分钟):内容、方式、方法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师:1、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2、谁能背背赞美春天的诗歌?师:由古到今,春天是很多

3、文人墨客描写、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燕子(齐读课题)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录音读课文。 (二)学生主动谈感受。学生的说和插图结合,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观察,训练顺序表达,感知春天的光彩夺目。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村景图,你们仔细观察,找找看,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来了?(生表述) 师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对景物进行有序的口头表达。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说。 2、师小结,导入课文的学习。 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作者仅用了三句话就把春天的景色描写

4、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3、生读课文2、课堂导学(14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 (一)赏析文中写春景的语句,体会春天的光彩夺目。课件“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1、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2、这些句子好吗?体现在哪?(1)小组内部交流看法。(2)集体反馈。(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其中颜色词语、拟人手法等多方面的妙处)(3)教师归纳总结。a“蒙蒙”写出了春雨的独特特点。b“吹拂”写出了春风的柔和。c“黄色”“青”“绿”“各色鲜艳”写出了

5、春天色彩斑斓的世界。d拟人句的使用使春天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1、自由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指名读、齐读。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燕子的特点)课件:(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课件配乐朗读(三)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1、师: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

6、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2、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课件:(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2)文中用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4)读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四)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1、总结文章的内容。2、学了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收获?(要求学生各抒己见)3、师归纳总结:(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

7、(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课堂练习(8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1)背诵课文内容,摘抄课文中的好好词佳句。(2)品读课文中的比喻与拟人句;并仿写比喻句与拟人句。(3)重点段进行同桌赛读。4、课堂作业(1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羽毛( )的翅膀( )的细雨( )的柳丝( )的燕子( )的天空 (2)比一比,组成词语。俊( ) 拢( ) 粘( )峻( ) 扰( ) 沾( ) (3)抄写下列词语。各色鲜艳 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 凑成增添 生机 光彩夺目 赶集 展开 吹拂 微风 掠过

8、 一转眼偶尔 荡漾 波纹 飞倦了 蓝蓝的天空 五线谱 正待演奏 赞歌三、课后管理。1、作业检评:错误类型:1、抄写课文原文时,一些字多笔少划的;2、仿写比喻句与拟人句时,不是非常贴切;3、“扰”字不会组成词语。2、跟踪措施:3、跟踪结果: 基本能够完成以上作业。4、改进措施: 课堂上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听讲情况,千万不能让一个人听课时跑神,否则课堂等于不停地促成学困生的形成。四、课后反思。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原有的教案,通过教师的情来激发学生的情,运用体态语言,无劣等评价等方法,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设计教案时,我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学定教。在设计前,我对学生了解的有关

9、燕子的知识作了调查,例:你见过燕子吗?关于燕子,你知道些什么?这样了解学情是为了在教学中可以顺应学情,满足学情。2、古诗两首课时:2课时一、课前准备。1、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2、任务: (1)熟读诗句,背诵诗句,能够默写诗句。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3、学点:(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背诵诗句,能够默写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4、

10、教点: (1)读懂古诗的方法,如何吟咏古诗。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5、练点:(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背诵诗句,能够默写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6、考点:(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背诵诗句,能够默写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二、上课程序。1、课堂调查(8分钟):内容、方式、方法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1、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2、师:同学们,

11、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1、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2、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3、出示诗句,让生试读诗句。4、师范读诗句。5、生模仿着师的语气再读诗句。2、课堂导学(14分钟):内容、方式、方法、关注对象(上、中、下)。 一)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赏境诵读,抒发美

12、。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三)熟读成诵,同桌赛读赛背。 四)总结学法。3、课堂练习(8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关注对象。1)抄写诗句,注意“绦、裁、剪、垂”等字的字法。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用笔画一画诗人笔下的那株柳树。4)用写景的方法写一写柳树的美。4、课堂作业(10分钟):内容、题目、方式、方法1)当堂背诵诗句。2)填空。( )妆成( ),( )绿丝绦。不知( ),二月春风( )。3)说说诗句中的三处比喻,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并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比一比

13、组成词。绦( ) 剪( ) 裁( ) 妆( )涤( ) 前( ) 栽( ) 状( )条( ) 箭( ) 载( ) 壮( )三、课后管理。1、作业检评:错误类型:“壮、状”组词分不清;填空时“绦,裁”写错较多。2、跟踪措施: 1)继续抄古诗,把易错字词记住。 2)订正。3、跟踪结果: 4、改进措施: 加强课前预习很必要,同时要教给预习方法。四、课后反思。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第二课时(学习春日)二、上课程序。1、课

14、堂调查(8分钟):内容、方式、方法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课件出示)(1)出示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2)出示佳句名诗:春风杨柳万千条春风又绿江南岸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与浅红。一年之计在于春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二)咏春:享受春天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