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531377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结合地域特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结合地域特点施行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考虑论文关键词:综合理论课程;科学理论;艺术理论;社区效劳;社会理论论文摘要: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理论性,既是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重要目的,也是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重要基矗综合理论活动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程,不必拘泥于各个领域划分所带来的条条框框,而应该以课程思想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表达其设置的目的。综合理论活动课程既是课改的创新,也是课改的难点。目前我市开展的综合理论活动课程被分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综合理论活动仅对应课改纲要中的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下文中的综合理论活动也仅指这些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在课改

2、前就已经设置,有现成的教材和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而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开展,从2002年唐山市原新区作为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到唐山市整个地区已经全面推行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是个令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头疼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方,中考科目对其他科目的挤出效应、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不到位等等,但是,从综合理论活动课程本身的详细施行来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考虑的地方。首先,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察性不够。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的教学目的笼统而抽象,详细教学过程中很难确立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只片面强调类似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这样的广泛的教学目的,脱离我

3、们现有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程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无法详细衡量教学的进度、难易度及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不同的教师、学校和地区之间无法就教学效果达成比较一致的标准,从而使得准确的考察无法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施行。课程的系统性和可考察性是课程存在的根底,这两点缺乏的后果就是教师感到课程施行无从下手,教学过程茫然无序。其次,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形式主义严重。如今,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主体根本是研究性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但是因为在详细施行过程中课程内容没有系统性,也不具备考察性,从而使得一种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课程施行中连续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假设说学生在课程的起始阶段需要理解这种学习方式

4、以便更好地施行课程,这还能让人理解,可是假设课程教学一贯如此,那就是形式主义了,是为了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从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校和教师仅仅是在应付视察、评估的时候才开展,因为他们觉得来回重复这种形式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也根本不可能允许和无视这种浪费的发生。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问题的本质是课程内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都是一种方式,他们要经由详细应用,才能显示价值,而且其价值的大小也仍然依赖于详细应用,课程内容指的就是这些详细应用。不解决好这个问题,综合理论活动课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综合理论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历、亲密联络学生自身生活和社

5、会生活、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理论性课程。综合理论活动无论如何是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并且其目的也应该包括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这样的体系,而我们如今恰恰就是无视了这重要的一点,没有与学生的主体课程严密联络,从而也就脱离了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的重要课程的学习。当然,我们的本意可能是想将学生从繁重的重点学科的学习中脱分开,专注于诸如创新精神的培养。可是,我们真可以分开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这样的学科知识去谈创新,去谈素质吗?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必须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适当引入到综合理论活动课程中来,使得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络的桥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未知

6、领域的兴趣,与现有课程严密联络,互相促进,只有这样,综合理论活动课程才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笔者以为,综合理论活动课程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三条主线来安排:1.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可以理解为“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即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周围世界相联络,甚至通过周围的世界来学习科学知识,这将会使得平时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科学世界变得生动许多,使得学习也变得轻松而有趣。科学理论的根本内容是利用诸如风筝、气球、指南针、望远镜、食盐等生活物品或者工具进展的成系列的展示科学原理的科技活动。在理解科学原理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物品分类、测量和观察、周密考虑、准确记录以及正确处理数据等等普遍需要的科学技能。这些

7、科技活动应该是令人愉快的,有趣的和引人深思的,目的在于介绍科学概念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家里、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学校,获取知识可以从身边开始。近些年,国内引进的的国外科学实验教材大多数都生活气息浓重,深化浅出,重视培养兴趣,非常符合科学理论的要求,此类教材也为数不少,完全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的根底上为我所用。这些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大多数都可以对应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教学实际,相辅相成,既适宜我们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开展,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2.艺术理论。艺术理论的形式着重指情景化的戏剧表演、诗歌朗读和演讲评论等

8、。艺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客观事实。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加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才能。不用说,这些艺术理论对培养和进步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才能也有很大的好处。艺术本身就是创造力的集合体,即使是同一内容在同一种艺术形式下,也可以得到不同表现。不同的学生在艺术理论中可以担当不同的分工,这既可以是内容角色上的分工,也可以是不同工作的分工比方导演、舞蹈、演奏、服装、布景等,但都可以表现其对艺术的理解,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展示学生的才能。在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学科中包含大量的可以用作艺术理论的素材和线索。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让学生进步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了,何况这些学科在本身教学中就存

9、在有诸如表演、对话等等详细理论了。培养学生参与和理论的勇气和信心也是艺术理论的重要目的,这将为学生在其他领域理论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矗3.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就是将学生从课堂上拉到课堂外,学校外,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体验与开展。假设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都能很好的开展,那么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就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矗这个根底包括,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社会生活联络起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对待社会生活的事实可以具有批判和分析的才能,以不同形式表达和交流的才能,分工组织和团结合作的才能等等。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根底知识和技能之后对社会的一次全新视角的接触,这既是学生知

10、识技能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解、认识社会,自身正确定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效劳的好时机。在课程指导纲要中,对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的内容领域目的、内容主题的维度和内容选择的根本要求都作了详细的说明。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应该按照要求分阶段、分内容、有重点地逐步施行,而不应该随意安排。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不仅仅是理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教学过程安排有序、内容前后联络,才能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有章可循。这里并不是反对整合,但是,整合的前提是学生对需要整合的各个部分自身都已明晰明了,否那么就会欲速不达。加强各个学科教学的理论性,既是综合理论活动课程重要的目的,也是重要的基矗纵观专家或者相关文献提到

11、的国外开展的综合理论活动,根本上都没有专门的课程,而是建立在原有课程根底之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科内的综合活动。我们之所以建立专门的课程,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没有这样的传统,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直接开展是有困难的,毕竟事物的开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在学科安排了综合课的根底上,又专门安排了综合理论活动课程为原有课程开展理论活动进展探究和准备。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和促进学科综合活动的开展,是综合理论活动课程的内在要求和基矗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即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开展是综合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假设素质教育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顺利开展,综合理论活动课程也就将完成它的使命。综合理论活动课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程,不必拘泥于各个领域划分所带来的条条框框,而应该以课程思想为核心,最大限度地表达其设置的本来面目。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理论,不断地总结经历和教训,才能获得课程施行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