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业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3137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作业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端午节作业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端午节作业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端午节作业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端午节作业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作业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作业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调查实践作业案例【实践项目】假日实践:享受端午节文化大餐【适用年级】本项目适用于高年级学生【适用时间】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端午节【发展目标】1. 了解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引导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 通过对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民俗习惯、诗文名篇的了解,积极开展办手抄报、编演历史名人、吟诗诵文等各种综合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感受节日魅力,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活动的能力,享受假日文化盛宴。3. 发掘端午节民族传统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4. 通过对端午

2、节的研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5. 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会用上网、收看电视、查阅书报、询问等多种途径获得资料。【活动指导】“共赏端午”1. 激发学生的调查实践的兴趣。我首先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播放“cctv-新闻”频道的“端午节文化拾趣”视频,激发学生走进端午节、了解端午节、挖掘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兴趣。在这段视频中,同学们会了解到著名学者闻一多对端午节的考证,农历五月初五原本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办图腾祭祀的日子,纪念历史人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附加给端午节更多的文化的内容,我国的36个民族都过端午,

3、各地纪念的历史人物也不尽相同,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各地过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还可以称为最早的“卫生节”“诗人节”。观看视频后激疑:各地的端午节习俗到底是怎样的?端午节的由来有几种说法?为什么端午节又被称为“卫生节”“诗人节”?外国人过不过端午节?这些疑问自然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具有浓厚探究兴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打算从哪些方面去展开调查研究,怎样与家人、同学合作开展调查实践活动,通过哪些形式展现自己的调查结果等,教师对学生的研究途径、方法、形式等方面的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2. 端午节研究内容( 1)阅读有关端午节的文学作品,

4、观看新闻报道。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的诗词、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及最新新闻报道,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古诗词名句、各地节日风俗等,有助于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通过询问家长、亲戚,或通过网络、书籍,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3)了解节日的民俗风情。通过询问家长、亲戚,或通过网络、书籍了解国外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到各地民族节日的习俗中去,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3. 调查实践活动方式。同学们要充分调动身边的人脉资源进行调查

5、实践活动,可以与离家较近的同学主动结成小组,分头调查,分工合作;让家长参与策划、录制、编演等。小组合作可以让调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让展示形式多样化,人多力量大嘛!在小组活动中,建议分工明确:部分成员通过网络、书籍搜集有关资料;部分成员到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有条件的小组成员可以利用powerpoint将成果制作成幻灯片。小组合作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理,又要注意团体协作。4. 展示端午节文化的内涵。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调查实践成果:把假期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国内外节日风俗进行整理,编辑成手抄报;小

6、组合作编演儿童剧;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通过powerpoint将成果形象展现出来;等等。5. 填写实践活动计划表。为了让同学们做到有的放矢,在明确各同学(组)的调查要求,尊重学生己的调查意见的基础上,我不失时机的帮助其修改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或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孩子填好活动计划表。实践活动计划表活动名称组长组员班级活动地点活动形式任务分工活动步骤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辅助注思事项表达形式6.明确评价标准。我将这一次探究性作业的评价的方式和方法附在后面,让孩子们知道谁将参与对他的评价以及从哪些方面评价,评价及时而有效。【作业形式】“大话端午”展

7、示一:音乐诗歌朗诵会。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端午节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端午节渗透由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地民谣也展现了门风民俗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要求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诗文、民谣上台朗诵,并评由最佳朗诵奖。教师给朗诵会拍照,作为资料保存。展示二: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报告可以以小组长整理的书面报告展示,也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展示。展示三:手抄报展示把假期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国内外节日风俗进行整理,编辑成手抄报。设计要新颖,内容要丰富,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展示四:儿童剧屈原投江展示爱国诗人屈原因理想破灭而愤然投进汨罗江的感人故事,唱响伟大诗人屈原空前绝后的爱国壮歌。【作业举

8、例】“演示端午”学生的作业形式丰富多彩:“端午节”手抄报、作文端午节见闻、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端午节诗歌二组同学表演了屈原投江儿童剧:屈原向楚怀王进谏不被楚怀王采纳反而以“亵渎皇权”罪被流放。而当听到楚国被秦国吞并的消息后,屈原瘫倒在地,悲恨痛绝,摇摇晃晃来到汨罗江边。在古琴离骚的乐曲声中,屈原悲愤吟诵“碧波清清,可以濯我帽缨;碧波浑浊,可以洗我双足。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音乐,是诗!”二组的王浩宇等同学表演儿童剧三组的杜逸静同学朗诵端午节诗歌。一组组长郭梦童同学根据组员搜集的资料,制作了

9、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粽叶飘香话端午。【评价形式】评价的方式采用小组活动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采用星级标准。评价内容:首先,学生写生活动总结:个人写生活动过程中承担的任务及完成情况、活动收获和努力目标。其次,填写活动综合评价表。最后,根据个人活动总结、活动综合评价进行评比。本次活动设立了六种奖项:口才奖、合作奖、礼仪奖、制作奖、成果奖、创意奖。活动综合评价表活动成果活动评价()自评互评评价教师评价总评了解端午节相关知识宣传端午节知识制作powerpoint准备参加汇报的节目书写实践体会【作业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较强的学科,沟通了课堂内外,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利用了学校、家庭

10、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学生实践创新的机会。在本次端午节调查实践活动中,我的深刻感受是:一是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发学习课题。端午是一个大家既熟悉而有不太了解的节日,这个选题就在学生身边,学生可以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和描述,由此派生由的问题可大可小,学生易于操作,便于学生自己思索,自己提由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是语文,处处是学习语文的课题。二是豉励学生运用尝试一一发现的学习方法,亲身体验、合作研究、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欣赏者,主要让学生自己根据选题去尝试、发现和搜集有关中秋的知识,没有指定莫一专门内容,给学生

11、尝试、发现学习提供了较大空间,自始至终学生都是自己去尝试,去亲身体验,合作学习,自己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三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活动中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结果,有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诗歌朗诵、书画作品、手抄小报等多种学生自己喜欢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给学生以自信。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使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别化处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思想。由于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因而他们的学习目标呈现由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状况比如走进端午这一主题,学生们选择的关注点就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关注“端午的来历”,有的关注“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庆祝端午的方式”,“端午的诗词”等等。即便是同一个关注点,是侧重知识的学习,还是侧重态度、情感的养成,也都需因人因境而定。整个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复杂而细微,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独特个性的体现,主动适应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的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自主的选择,并运用其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教学的主旨所在。当然,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也有些地方值得商榷:整个活动虽然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较为充分,但学生的选题过于分散,不利于同学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利于对学生“相对比较”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