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3127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词中“梦”意象群组的表达含义【摘要】宋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最唯美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 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无数宋代词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写过梦,寄托了自身很 多感情于其中。本文试图通过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探讨“梦”意象在宋 词中的表现形式,进而全方位地诠释其所包蕴的丰富含义。【关键词】梦;宋词;意象;群组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 术形象。宋词中有无数写到梦境的地方,很多词境也就是梦境,这并非偶然。宋 词和梦之间,有着很多的共通性,甚至可以说宋词是中国古代最具有梦幻色彩的、十、/.、/文学样式。(一)以梦寄托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宋朝战争

2、不断,金国不断挑起事端,北宋在动荡中灭亡。迁到南方后,成为 南宋,战争依然不断,金国屡屡骚扰,南下侵略,但是宋王朝却为保存自身利益, 一再忍辱求和。这让民众处于屈辱的境地之中,成为民众心中的伤疤和痛处。他 们想杀敌报国,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他们如此,他们根本无法行动。无奈之下他 们只好把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付诸词作,在梦中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在宋代文人中,以梦寄托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典型代表非陆游和辛弃疾莫 属。陆游和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和词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和梦有关。大概 的内容是回忆自己的军营生活和战争生活,显示出自己报国杀敌、收复河山的报 复与希望,同时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感慨。

3、他们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杀敌 报国的希望,只有把收复失地的意图,寄托给不能实现的幻梦。这也许是对他们 词作的最好理解。如陆游夜游官:雪晓清茄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漪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 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抖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翼虽残,心未死。此词题作“记梦寄师伯浑”,作于乾道九年之后。此前,陆游在南郑随四川宣 抚使王炎参加过为收复长安而进行的小型战役。乾道八年底,孝宗突然改变决定, 在长安唾手可得的情形下,陆游被调离。彼时陆游已年近五旬,却仍然在梦中想 念南郑军中生活,但词中已流露无限怨愤之情。再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龚先 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沦州。此词作于淳熙十六年后,当时陆游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仍然时时回想南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