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53060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学校开展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与家长负担,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将高度重视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工作,多措并举,把“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作业睡眠等五项管理督导,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从政治高度认识到做好“五项管理”工作的意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高度思想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特此,本学校制定了落实“五项管理”规

2、定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全体中层领导、班主任 作业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读物管理负责人:领导1人成员:班主任 体质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手机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睡眠管理负责人:班主任 二、落实责任,注重实效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要切实提高认识,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监督。1.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具体措施。2.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人人知晓。并通过班主任群转发相关文件给学生家长。3.“五项管理”工作,要做一次全面自查,对存在

3、的问题及时整改。将“五项管理”统筹考虑,综合施策,细化各项管理措施。4.“五项管理”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要坚持常抓不懈。5.“五项管理”工作任务目标,通过实施中小学不给家长留作业减轻家长负担改革,经过治理,力争到今年底,学校、教师无给家长布置作业、留作业等加重家长负担现象。6.采取有力举措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7.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禁对学生进行学习“疲劳战”,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8.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9.规范作业布置,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

4、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10.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二、工作扎实推进,宣传落实并重。1、学校积极开展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充分意识到做好“五项管理”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学生做好工作,凝聚合力促进学校管理,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2、学校举行主题班会、广播会,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举行家长会、校会,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多种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充分意识到带手机进校园对学生成长的危害,3、学校在大力宣传教育的同时,更注重管理,学校领导带队在校门口

5、值班,认真检查学生是否带手机进校园,妥善处理。广大教师自我教育,学好政策,规范作业布置,科学育人。4、学校加强自查自究,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睡眠时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足、开齐课程,举行心理健康讲座,疏导学生心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有效增强体质。加强课外读物清查工作,教师认真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确保学生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5、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知晓并熟知教育部文件内容,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家校合作,具体落实。对少数“五项”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学校下发了整改建议书;严格落实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对整改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

6、学校,及时进行通报、约谈,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见实效,让人人都了解“五项管理”规定的内容。三、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区市各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二) 合理调控作业总量。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

7、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3至5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高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2小时。完成书面作业主要靠校内时间,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自习课时间,严禁无故挪用、挤占;要指导小学生、初中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当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8、(三)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要依据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进度,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作业。要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既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性作业,也要设计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的选择作业,可探索分层布置作业,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要积极探索作业的高效性,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研究性、探究性和学科综合性的作业。提倡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代为布置作业。(四) 规范作业批

9、改。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五) 强化作业分类指导。教师要分类对学生加强学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为他们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

10、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时间,加强自我管理,主动独立及时完成作业,不敷衍、不抄袭。(六)严格实行无作业日制度 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有意义的活动。(七)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学校、教师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督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不额外给学生安排书面作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八)严格落实作业批阅责任 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阅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在作业上签字。(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

11、精讲精练,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十)对标依规,确保落实 制定作业布置、批阅、检查具体细则,并作为考核指标。学校将面向家长、学生、教师开展不定期地随访或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十一) 严禁违规组织变相补课。严禁占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自习,严禁采用“拖堂”等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严禁将小学课后托管变为集体教学或补课。除高中毕业年级可依规组织答疑、辅导外,其他年级严禁利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组织补课。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十二) 严禁超标布置课后作业。教师要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

12、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统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教师布置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以及不符合学生年龄的课外实践作业。严禁教师利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家长不得增加学生额外家庭作业负担。(十三) 严禁公布考试成绩排名。坚持教考

13、一致,考试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内容,难度适当。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可组织一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不超过两次统一考试,严禁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周考、月考。严禁学校公布考试成绩、排名等信息以及告知学生或家长考试排名情况。科学引导家长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学生施加过重心理压力。(十四) 各中小学要规范办学行为,依法依规治教,坚决杜绝布置要求家长完成的作业;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困难较大,需要家长参与完成的作业;安排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家长辅导学生写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家长在教师布置的作业上签字;要求家长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手机等上传;要求或暗示家

14、长购买国家规定之外的教辅资料等八个现象。要优化作业布置,加强作业管理,努力实现优化统筹作业、加强作业管控、创新作业模式、优化作业设计、布置分层作业、按时检查作业、规范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八个目标。二、保证学生睡眠充足,培养良好作息习惯 (一)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向家长宣传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二)合理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 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三)培养良好作息习惯 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

15、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议每天21:00之前上床休息。与中小学生睡眠时长相关的因素依次是:学生作业时长、晚餐(夜宵)时间、家长辅导作业时的情绪、家长睡眠质量、家长电子产品使用程度、学生电子娱乐时长以及学生睡前活动等。(四)严禁挤占休息睡眠时间。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确保每天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原则上每天晚上小学生9点前、中学生10:30前睡眠。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家长引导

16、学生科学用眼,严格控制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长。三、关于手机管理 (一)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板报、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的活动,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校园,并形成长效机制。(二)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严禁学校简单粗暴管理学生手机入校行为,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告知学生家长,学校对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督促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三)严格手机管理 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各班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相关情况,做到有监督、有落实。值周教师巡查中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交于班主任统一保管。(四)做好家校合作 向家长宣传小学关于执行“五项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