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529869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定胜天的好词好句人定胜天,儒道哲学。古代指“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 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也就是“人定/胜/天”。宋刘过龙 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 语气词,而“人定”是一个词。现代则多指“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因为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物。近义词:人众胜天、事在人为反义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靠天吃饭内在含义周易有“天、地、人”之“三才”学说。胜天一一即高于“天”,重于“天”,可以理解为“重于一切”或“高于一切”。 人定其本质上是人心安定,各守其本分。因此,“人定胜天”另一种解释为:“人心安定高于一切”或“人心安定比什么都

2、重要”。人心安定,于个人,可以创造内心的和谐,获得身 心的和谐健康发展;于家庭,可以做到家庭和睦、长幼有序、孝悌传承,和谐发 展。于社会,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忠、信、礼、义具备,知廉耻,知荣辱,孝亲 尊师,传承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因此,人心安定,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排斥对立。即便是皇帝也只称自己为“天子”。赵大年先生在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学一文(金台随感)中,对人和自然有 过精辟论述,现摘录如下:“其实,华夏先哲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 近来深受中外学 者重视。天人合一说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我理解,

3、它的核心,是把人类 看做自然里的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虽说人乃万物之灵,但人类与万种生物一样, 都是由大地母亲哺育,靠阳光雨露滋润,才获得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因此,妄谈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为所欲为,就有破坏环境和遭受大自然惩罚的危 险。六年前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 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大家 终于认识到,只有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 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这个认识,是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经历了无数惨痛 教训之后才获得的。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本世纪末和新世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 题。环境意识,是当代最先进和最科学的思想之一。” 人定胜天,其本意是人定兮胜天,

4、不是人兮定胜天。出处宋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 而“人定”是一个词, 那么“定”就不是“一定能够” 的意思了。与“人定胜天”相仿但出现得较早的成语是“人众胜天”。史记伍子胥传有“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一句。如此看来,“人众胜天” 就不可能被断读成“人 / 众/ 胜/ 天”,而只能是“人众 / 胜/ 天”。从语法上说,“人众者胜天”中的“者”字和“人定兮胜天”中的“兮”字 一样,都是语气词,它告诉人们,“人众”两字和“人定”两字都不能断读。弄 清楚了史记伍子胥传中“天定亦能胜人”的“天定”是一个词,那么“天定亦能胜人”中的“定”字,

5、不可能是助动词,也不能作“一定能够”的意思解释。 否则, 这个“一定能够”和后面的“亦能”二字重复, 有画蛇添足之举。 那么“人定” 是什么意思?“天定”又是什么意思呢?古人认为, 在军事较量中有三个重要因 素天、地、人,并有古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 可理解为机遇或气候条件, “地利”为有利的地理条件, “人和”则是最重要的, 意为众人团结和气。三者皆为军事较量中取胜的重要因素, 三国时期的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典范。俗话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人定胜天”所说的“人定”是指 上述三个重要因素之一的人, 同时,“天定胜人”中“天定”是指三个重要因素

6、 之一的天。 成语词典将“人定胜天”中的“人定”解释为人谋,并引用冯梦 龙喻世明言和梁启超新罗马为例。喻世明言卷九:“却又犯着恶相 的,却因心地端正,肯积阴功,反祸为福。此是人定胜天,非相法之不灵也”。 从这段文章可看出, “人定胜天”并无“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之意, 而是指 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因素比天命更为重要。梁启超新罗马六出:“小生每念 物极必反,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文中的“人定胜天”的“胜”字,准确的理解应为“比更为重要”, 而不是 “战胜”之意。相关信息灯谜:人定胜天(打字一)谜底:二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 聊斋志异萧七 大天而思

7、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 主要是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荀子认为, 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 混乱没有决定作用, 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人祆, 也 就是由君上昏乱、 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 他提出人最应该执著的 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 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该付出的努力, 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 文章反复 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 一味地迷信上天、 屈从于 命运,不如把它当成物来蓄养而控制它,顺应它而利用它。荀子认为,放弃了人 的努力而去思慕天, 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 而通过人的努力, 则可以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法则,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类的命运。这就是荀子的“人定胜天”理论#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