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297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课型:诵读课 课时:一课时 时间 2019年10月日 班级 名称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并背诵二首古诗。 2 理解古诗主题及表达的感情。 3 学习诗作精致的构思、新颖的比方。 重点:理解诗的主题及思想感情。 难点:诗作精致的构思、新颖的比方。 一、 自主学习 1 王勃,字_,_代诗人,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合称“_”,作品有_,闻名的散文是_。 2 龚自珍是_代闻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现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_ 代表了他诗歌方面的成就。 3 说明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天际若比邻:_ 无为在歧路:_ 儿女共沾巾:_ 吟鞭东指即天际:_ 落红不是无情物:_

2、 4 给下面诗句划分节奏 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合作探究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处,并勾画出两处的地理形势的句子是_。 2 颌联诗人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作者不愿将伤感流露出来,因而心思急转。换了个话头:“_”。 3 颈联作者以理性的争论呈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用散文化的语言写出这两句的含义 _。 4 尾联作者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不要在告辞的岔路口像少男少女那样用手帕抹眼泪,免得让人笑话。 这是一首_,表达了诗人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但全无世俗态。字里行间体现了一种_的人生看法,_的胸怀

3、,体现了高远的志趣。_ _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挚友之间表达情深意重的不朽名句。 (二)已亥杂诗 写作背景:诗人龚自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快要崩溃的时代。他渴望改革,写了很多文章,指出很多方法,但不被重视,被迫辞官回家。当时正值己亥年,在回家途中,他接连写了315首绝句,回忆了他平生经验的哀乐,这些诗集结成册即为己亥杂诗。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1第一、二句抒写了作者辞官离京时的_。“浩荡”修饰“离愁”写出了“离愁”_。“白日斜”写出了_,更增加了一种_ 的感觉。诗人知道此次一别事实上就等于恒久告辞朝廷、告辞仕途、告辞京城,所以产生了一种恒久离开仕途的_之感。 2第三、四句诗人移情于物,赞美落花、赞美新生命: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花”“护花”是_ _的象征。诗人以花_,表达了对_的执着追求。 3陆游也曾以落花自比:_。但龚自珍的思想境界更显高远。 三、 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比一比谁背得更快。 四、学(教)后收获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