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52904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为贯彻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关于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的要求,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xx政府与xx公司(集团、厂矿)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具体目标和要求如下:一、明确责任主体。xx公司(集团、厂矿)对本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承担主体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要承担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二、xx公司(集团、厂矿)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企业用地新增污染。(一)排查及

2、整改土壤污染隐患(参见附件)1、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2、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在本责任书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重点对生产区以及原材料与废物堆存区、储放区、转运区、污染治理设施等及其运行管理开展排查。3、制定土壤污染隐患整改方案。根据排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在责任书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整改方案要明确责任人、具体整改措施、时间和进度安排。具体整改措施可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资金预算(如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规章制度)。整改方案报政府环保部门备案,并定期报告整改措施进展情况。4、按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原则上,对发现的重大隐患

3、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整改措施要在责任书签订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5、 建立隐患定期排查制度。企业每年要按照一定频次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及时整治发现的隐患。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进行尾矿库环境安全的排查。(二)防止新、改、扩建项目污染土壤新、改、扩建可能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的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做好新、改、扩建项目所涉及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本底调查,根据项目原辅材料、产品、可能排放的污染物等,确定监测指标。(三)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

4、方案,并报xx环境保护局备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四)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落实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号),建立危险废物台账,严格危险废物管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五)防范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土壤完善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补充完善防止土壤污染相关内容。在本责任

5、书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突发环境事件涉及土壤污染的,要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应急措施;应急结束后,对需要开展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制定并落实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方案。(六)防止治理与修复工程造成二次污染xx公司(集团、厂矿)如需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转运等造成二次污染。防止修复后土壤的二次污染,需严格按照指定用途对修复后地块再开发利用,并严格遵守相应的风险管控制度,确保修复后土壤不会发生二次污染。三、xx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对xx公司(集团、厂矿)执行本责任书情况进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四、xx公司(集团、厂矿)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一式两份,XXX人民政府和签订责

6、任书的企业各保存一份。XX人民政府 XX公司(集团、厂矿)201 年 月 日 201 年 月 日附: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排查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土壤污染隐患,要识别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并对其设计及运行管理进行审查和分析,确定存在土壤污染隐患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对土壤污染的隐患进行评估与风险分级。排查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目测检查、日常巡查和调查监测等。一、重点物质排查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涉及到以下物质时,污染土壤的风险较大。包括但不限于:(一)危险化学品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共有2828种危险化学品,其中对土壤产生污染的重点物质包括:1、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

7、(1)醇;(2)醚;(3)酯;(4)有机酸;(5)单环芳烃;(6)酚;(7)多环芳烃;(8)氯化碳和氯化碳氟化合物;(9)农药及其中的活性物质成分;(10)溶剂,脱脂剂,脱漆剂和清洁剂,金属处理液;(11)清漆,油漆和油墨;(12)油(例如钻井油和切削油,轧制油,研磨油,润滑油,热油,杂酚油);(13)木材防腐剂,杂酚油、蒽油;(14)染料;(15)液体燃料;等。2、重金属、类重金属及无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1)铬、钴、镍、铜、砷、钼、镉、锡、钡、汞、铅、铊、锑、铍等重金属或类金属的盐或溶液;(2)无机酸;(3)氨,氟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溴化物,磷酸盐,硝酸盐;(4)无机木材防腐剂及其水溶

8、液;等。(二)固体废物1、危险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物质。2、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方法确定的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但不限于:(1)磷石膏;(2)赤泥;(3)锰渣;等二、重点设施设备及活动排查识别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潜在土壤污染风险,需要对以下工业生产活动中重点设施设备的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进行排查。(一)散装液体储存设施设备散装液体储存设施设备包括地下储罐、地上储罐、离地的地上储罐、储存坑/塘等,其中储存坑/塘风险最大,地下储罐污染土壤的风险高于地上储罐,直接接地的地上储罐污染土壤的风险高于离地的地上储罐,离地的双层地上储罐污染土壤的风险并不一定比

9、单层的低。1、地下储罐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方式的地下储罐,可以降低其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将储罐放置于防渗设施内(如混凝土容器);(2)给储罐配置泄漏检测装置;(3)给储罐配置阴极保护系统(在土壤腐蚀性强的区域,如盐碱化或酸雨严重地区,阴极保护或其它等效形式的腐蚀防护非常重要);(4)采用双层储罐;(5)给罐体配置溢流收集装置;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地下储罐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检查泄漏检测装置;(2)定期检查阴极保护系统;(3)定期检查储罐进料口、出料口、法兰、基槽和排净口等重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等。2、直接接地的地上储罐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的地上储罐

10、,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将储罐放置于防渗设备内(如混凝土容器、完整的围堰);(2)给储罐配置泄漏检测装置;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地上储罐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检查罐体(特别是四壁)及下垫面;(2)定期检查泄漏检测装置;(3)定期检查溢流导流系统(将溢流液体通过防渗的渠道导流至适当的容器内);等。3、离地的地上储罐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的离地地上储罐,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在储罐下设计和建设防渗漏设施;(2)给罐体配置溢流收集装置;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检查罐体渗漏情况;(2

11、)定期检查进料口、进料管道、出料口和溢流收集装置;(3)定期维护罐体;等。4、储存坑/塘储存坑/塘是用于储存大量液体或固体的开放性设施。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具有防渗和防雨设施;(2)配置渗漏检测装置;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渗漏情况;等。(二)散装液体的运输及内部转运设施设备散装液体的运输及内部转运设施设备包括装车与卸货平台、管道、传输泵和桶等。为防止土壤污染,装卸平台一般应采用封闭式防渗设计。地下管道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高于地上管道,如果定期检查地下管道的泄漏,可以降低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泵传输和桶装运

12、输需在防渗下垫面上完成。1、进行装车与卸货活动的平台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装卸点具有防雨、防渗漏设施;(2)装卸软管具有自动停止控制装置;(3)有软管固定装置,保证输送液体物料时不会脱出至容器外面;(4)操作处应有清晰的灌注和抽出说明;(5)在灌注和抽出点设有油滴收集盘;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进行管线检查;(2)定期进行容量检查;(3)定期检查渗漏检测系统;(4)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等。2、运输管道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地下管道设计时配置泄漏检

13、测装置;(2)给地下管道配置阴极保护和腐蚀防护系统(在土壤腐蚀性强的区域,如盐碱化或酸雨严重区域,阴极保护或其它等效形式的腐蚀防护非常重要);(3)采用双层管道设计;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进行渗漏检测;(2)定期检查阴极防护系统;(3)定期检查腐蚀防护系统;(4)定期对管线进行维护和保养;(5)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等。3、传输泵泵传输液体物料时一般和大型储存装置或处理设施相连,操作人员一旦发现泵的故障,及时关闭管道即可防止液体泄漏,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泵传输过程中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

14、将泵放置在防渗的设施中(如混凝土容器);(2)在泵体下方设计油滴收集盘装置;(3)在泵体上方设计防雨设施;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检查泵运行情况;(2)定期对泵进行维护;等。4、桶装运输危险物质的运输需要遵守危险物质转运规定(如使用罐车),这样才能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对于不符合危险物质转运规定的情况,需对土壤污染风险进行严格检查。参与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运输区域设计不渗漏地面,且配有不渗漏的排水管和其它对应设施(如油/水分离器和事故应急阀门等);(2)场地设计有防雨水设施;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

15、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对开口桶运输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条例;(2)对开口桶运输区域有日常巡查记录;(3)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等。(三)散装和包装货物的储存与运输设施设备未包装的散装货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苫盖或其它设施,容易造成土壤污染。经过包装的液体货物在包装受损时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当包装好的固体和粘性货物包装受损时,也可能导致土壤污染,但污染风险一般低于液体货物包装受损时所导致的风险。1、散装货物储存的设施设备在散装货物储存过程中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储存设施的屋顶足够大,能防止雨水影响散装货物;(2)防渗和防流失设施到位,能防止液体或雨水淋滤散装货物后进入土壤;(3)散装物品的储存设施具有围堰;(4)散装货物的储存设施具有墙体和屋顶以防止随风扩散;(5)散装货物直接放置于密闭防渗设施;等。采用以下运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污染土壤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场地具有有效的排水措施;(2)定期检查防雨和防渗设施;(3)对储存区域开展定期巡查;(4)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等。2、散装货物运输的设施设备转移散装货物时,如果采用起重机抓斗,敞开式输送带或从卡车直接倾倒等开放的方式,通常会伴有较大的溢出,造成污染土壤的风险。采用以下设计和建设,在进行散装货物运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