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52864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个别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想象出望天门山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一个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一起去感受现实生活中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一起阅读单元导读) 进入新课学习: 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第一首就很了不得了,它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写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2、他描绘天门山美丽风光的望天门山。 二、简介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及时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建有游侠、隐士、道士等人的思想气质。儒家、道家、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报复,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三、初读课文 1、分三

3、个组来读,比一比,哪组读的更好。 2、要求:正确、响亮、有节奏。 3、全班一起朗读。 四、学习望天门山 (一)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

4、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 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

5、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

6、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

7、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画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你有什么感想 (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指导诵读诗句.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a读出节奏感. 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 (五)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布置作业. 1,古诗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2,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 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案全文 古诗望天门山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古诗课件 望天门山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 望天门山 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