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528294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的繁殖活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物的繁殖活动属于小学科学“生命世界”领域的范畴,是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分三个部分: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总结我们了解到的动物产生新生命的方式。我们知道,每一课都是不孤立的,他与前后课甚至前后单元都是有联系的,本课的前一课“动物的卵”,学生已经建构的一个科学概念是: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基于这点认识,对课的各个环节做了重新架构。在课的开始,教师罗列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名称,先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卵生动物,找出卵生动物后,很自然地抛出一个问题:“剩下来的动物又是如何繁殖后代的?”。

2、这样既是对前一课概念的检测,又能很好地衔接到本课。了解了动物的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后,告诉学生,不管是卵生的还是胎生的动物,在繁殖前、繁殖中、繁殖后都会做出许多与繁殖有关的行为。让学生通过看视频资料、通过讨论,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知道动物们总会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来繁殖后代,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进一步理解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最后用维恩图对动物的繁殖方式进行梳理,动物们除了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之外,有没有既有些像胎生又有些像卵生的动物?有没有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的动物?这也是对课作了一个很好地梳理,并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起到了概念提升的作用,这条线很自然地、很有效地贯穿了

3、整堂课的始终。二、学情分析:科学概念方面:学生对“繁殖”并不陌生。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丰富的信息刺激,他们在生活世界中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对生命现象有一些零散的看法,有些看法还是错误的。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狗是直接生小狗的,但不知道狗繁殖的整个过程。很多学生知道某种动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但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本课概念的建构就是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提供一段“小狗是怎样诞生的”视频资料,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科学探究方面:学生在科学课上常用的一些探究方法是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而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通过讨论、交流,获取和整理动物繁殖的信息。本课的有

4、关材料的结构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说起动物的繁殖,学生的已有经验给予的感受更多的是停留在有趣、神奇这个面上的。而我们深知动物繁殖的意义与价值远不止这些。让学生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是这堂课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另外,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其中的几段精彩的镜头是取自于法国摄影师雅克贝汉拍摄的电影微观世界,他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用他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生命世界的不易被察觉的故事。还有学生熟知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大作昆虫记,也是花了十余年的时间千辛万苦写出来的。科学家的这种精神,不是说这堂课能让学生学习到多少,也不是说要大篇幅的渲染,让学生如何如何地去敬仰

5、他们。而是在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点拨,让学生有所感受,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动物总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繁殖。繁殖是动物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等资料,获取和整理动物的不同的繁殖活动的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动物新生命诞生的不易;感知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领悟科学家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难点是动物繁殖的价值和意义。五、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动物的繁殖活动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六、教学过

6、程预设:(一)、复习引入1.教师请学生找出其中卵生动物,将卵生动物贴在韦恩图的左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卡片、动物繁殖方式韦恩图)2.(指着板书中不是卵生的动物)提问:这些动物又是如何繁殖的呢?引出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的研究。(让学生检索已有的在科学课堂中探究过的或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一些动物的繁殖信息,产生对新的繁殖方式学习的愿望。)(二)、认识胎生动物的繁殖过程。1观看“小狗的诞生”视频。2交流汇报:小狗是怎样诞生的?适时穿插提问:雌狗和雄狗在干什么?交配后就能怀孕吗?(引导学生联想植物的繁殖,进行知识的迁移,对狗的交配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孕育过程需要多久,才能生下小狗?

7、雌狗在孕育小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做出充分的推测和解释,感受新生命诞生的不易。)3小结,理解胎生这种繁殖方式的特征。4.把卵生动物的卡片贴在韦恩图的右圈。(三)、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1组织活动其实不管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们在繁殖前、繁殖过程中、繁殖之后,都会表现出一些与繁殖有关的行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并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镜头做些记录。2学生观看视频,并做记录。3汇报交流:你们从中获得了哪些有关繁殖的新的信息?(指向事实性的信息,即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新信息?)在了解动物的各种繁殖活动后,你有产生什么问题吗?对繁殖活动有哪些新的认识?

8、(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们进行各种繁殖活动其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谈对视频的精致镜头观看后的感受,告诉学生这些镜头采集中的故事,领悟科学工作者坚持不懈对事物做细微观察的研究精神。(背景信息:这些镜头大多取自法国摄影师雅克贝汉拍摄的电影微观世界,他花了长达20年的时间用他的镜头语言,记录了生命世界的不易被察觉的故事。)4整理信息、建构概念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繁殖的两种主要的方式。讨论与思考:有没有既有些像胎生又有些像卵生的动物?有没有既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的动物?假如动物没有繁殖会怎样?(通过对反例的思考,建立起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繁殖使生命得以延续。认识到了动物繁殖的意义。)(四)、课堂拓展,指导后续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