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52777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 全一册教案 教科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共同的责任第一课 大家之“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我爱我“家”本期总节数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增强热爱学校生活的情感。能力目标学会在集体中获得知识、锻炼才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使自己自觉地归属于团体。知识目标了解归属感的含义及表现,正确认识“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个人依恋学校生活的原因;使学生在认识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恋班级、喜爱学校。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个人依恋学校生活的原因;使学生在认识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恋班级、喜爱学校。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看

2、班级相册在轻松的乐曲声中,师生一起翻看班级相册。共同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讲发生在班级中的趣事和趣闻,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 烘托气氛。 说说班里的趣闻逸事学生说说发生在学校或班级中的有趣的事情,说说同学中间发生的趣闻。 体验同学之情。 说说班级表现回顾进入中学半年来学校或班级组织的一些大的活动,如运动会、秋游等。评价自己班级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哪些地方和方面做得好,哪些地方和方面做得不好或不满意。分析好与不好的原因。 全面认识自己的班级,加深自己对班级的感情,增强班级责任感。 讲“归属感”测“归属感”1让在活动中得到表扬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侧重谈自己被重视、认可、接受、尊重的感受。 2

3、让同学谈谈在活动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例如,同学间相互帮助、彼此关心照顾等)。 3测测你的“归属感”。 4如何提高你的“归属感”?学生交流提高“归属感”的方法。 通过学生交流感受,归纳“归属感”的涵义及其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团体的重视、尊重、关心和照顾,这种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是归属感。使学生对自己的“归属感”有所了解,认识到增强“归属感”是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的,如参与班级活动、主动为班级奉献等。 漫画:我的校园生活学生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 要求尽可能全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学校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体验学校集体生活的快乐。 过渡性活动

4、校园生活点点滴滴1校园生活给我带来的变化。 2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 3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生活对自己知识能力的提高,性格、品行的完善,兴趣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总结校园是_ , 因为_ 。 校园是_ , 因为_ 。 校园是_ , 因为_ 。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成长的园地本期总节数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5、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教学重点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教学难点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及措施漫画:我的校园生活学生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 要求尽可能全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学校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体验学校集体生活的快乐。 过渡性活动 校园生活点点滴滴1校园生活给我带来的变化。 2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 3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生活对自己知识能力的提高,性格、品行的完善,兴趣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总结校园是_ , 因为_ 。 校园是_ , 因为_ 。 校园是_ , 因为_ 。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新名词

6、: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第二课 我与我们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一滴水与大海(1)本期总节数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懂得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有赖于个人的努力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1看动物界集体捕食与单独捕食的影像资料。 2学生在观看之后谈自己的感受 初步感受团结就是力量。 过渡:小结学生

7、的发言,肯定影像资料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团结起来力量大。明确本课的话题:团结就是力量。我说“团结就是力量”学生讲相关的故事 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课上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故事、成语、格言表达出来。 帮助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用事实说话教师准备一些真实的例子或者设计一些可以由学生参与的活动 。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 过渡1介绍心理学家的发现: 1+1 不一定大于等于 2 。 2分组做“看看谁的力量大”游戏,体会 1+1 不一定大于或者等于 2 。 思考讨论分析 1+1 不等于 2 的种种原因 通过讲述故事,如羚羊与狼的故事;学生游戏表演等方式,如 2 人 3 足

8、游戏等进一步体会其原因。同时教师和学生列举有关恶性竞争的例子等,懂得合理竞争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从故事中体会竞争的必要性,合作的必要性,竞争中如何合作,合作中如何竞争。 归纳小结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巩固本课知识点。 教学反思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一滴水与大海(2)本期总节数4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集体,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分辨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不同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

9、。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层次: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首先,以引言中的故事寓意,从个人离不开集体和集体中不能没有个人这两个方面阐述了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进一步阐释集体的概念、集体的特征和集体的层次。安排探究活动“寻找校园中的集体”。测试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明确什么是集体,澄清在相关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辨析的能力。其次,个人依赖集体教育。从原始人的生存离不开集体,现代人类的生活更离不开集体说明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再具体到学校生活,说明学生个人对班级、学校集体的依赖的道理。体验活动“如果我离开了班级和学校,我的学习和成长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重点剖析集体

10、对个人的影响。最后阐释集体离不开个人的道理。体验“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认识到自身对集体的重要性。说明了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性。让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二层次:以集体利益为重。首先明确指出:团结的力量来自集体成员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对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等概念进行解释。进一步阐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最后将既损害集体利益,又损害个人利益。并用“从瓶中拉小球”的活动强化认识。最后,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辨析。让学生在实践中要以集体利益为重第三层次:反对小团体主义。以“许一凡该什么办”的案

11、例引出对什么是真正的集体利益、什么是真正的集体主义的思考,明确小团体主义不等于集体主义,小团体主义对集体有很大的危害。引导学生分析校园中存在的小团体主义现象。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归纳小结一滴水与大海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集体的概念、集体的特征和集体的层次个人离不开集体和集体中不能没有个人、个人依赖集体教育、集体离不开个人以集体利益为重。反对小团体主义过到知识的升华。教学反思第三课 承担责任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我们的责任(1)本期总节数5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能力目

12、标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知识目标懂得责任来源,明确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责任,并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 教学重点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教学难点懂得责任来源,明确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责任。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小故事的启示多媒体展示小故事闯红灯之后,学生分析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原因以及自己受到的启示 。 帮助学生认识到行为与结果的相互关系,领会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说说我的理解:什么是责任学生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对责任的理解:爱护公物就是责任;保护环境就是责任;不随地吐痰就是责任等。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责任就是应该做的事和

13、不应该做的事的规定。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之明确责任的含义:责任是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寻找责任填写下表。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从而深刻地理解责任。全面地理解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找找责任的来源 就上表说说每种责任的产生,对责任进行分类。 分配的任务:由权威的人赋予某人的责任。如:老师布置的作业。 职业的要求:每一份工作都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如:爸爸是一名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法律规定:法律赋予人们的责任。如:交通法规规定不允许人们闯红灯。 传统习俗:习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赋予人们责任。如: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报平安。 公民身份:作为国家公民,意味着承担一定的责任。 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进一步懂得责任以及责任的来源。讨论:根据平时自己在家庭、学校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哪些角色是你自然而然扮演的? 哪些角色是你被要求扮演的? 哪些角色是你自愿选择扮演的? 哪些角色是你最珍惜的,为什么? 哪些角色是你最想放弃的,为什么?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小结: 从横向角度来看,一个人同一时间段会扮演许多角色,同时也要承担很多责任。 从纵向角度来看,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责任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对应。 这些责任的来源不同,有的来源于一种承诺,有的来源于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有的来源于工作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