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52627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平江县伍市镇时丰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O -16 K-39 CI-35.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N-14、选择题(本题有 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B. 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 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D. 夏天车胎爆胎2、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时

2、分子间隔变小B. 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是氧化反应C.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石蕊会变红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C.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体积的2倍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氯化氢HCID.硫化铁FeS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 碳酸铵(NH)2COC.硫酸氢HbSQ5、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6000L氧气在加压

3、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在无外力下,化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6、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 + ”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 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5且金刚石7、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家在 440 C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 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是金属单质B.碳是非金属元素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8、下列实验操作先后

4、顺序正确的是()A.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B.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用双手握住容器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C.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前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 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小心地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再迅速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好集气瓶口9、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B. 给固体物质

5、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 用托盘天平称 8.36g的锌粒D. 烧杯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11、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卜卵5踵松蚌A. 能杀菌消毒B.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 能将硬水变为软水D. 小卵石、石英砂起过滤作用1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 Mg24: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 NQ: 2个二氧化氮分子D. 2H: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13、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Hg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6、.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80D. 相对原子质量是 200.6gA.镁离子(Mg+)核内有12个质子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5、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3 一铮O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甲乙丙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后H原子个数增多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4+H2O=Cl3CHOH二、填空题:(共45分)16、I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 变化

7、?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从b端通入氮气;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n.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 动,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实验(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 试液变_色,则证明假设成立。(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

8、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n卜(川)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小涛同学认为,若(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I)喷稀醍醍(II)喷水(III)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硫中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 该是_(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1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1)从图

9、一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填字母序号) Ct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 子构成的文字KzCl晶体模型團_A.分子之间有间隔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 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如图二从左到右依次是实验步骤及相应的现象.将水挤入水+酚酎试液红色喷泉在水中取下胶头通过实验该小组同学可以得出氨气的性质为 1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 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同意”或不(2) 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同意”小明的观点

10、,因为.(3) 小红按图1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 Mg3N2(4)为了证明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小红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

11、,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 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步骤: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 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A. 步骤的目的是 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B. 在步骤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 大于”小于”或 等于”外界气压C. 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0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 MgO的质量却大于 Mg3N2.请给出合理的 解释.三、计算题:(共10分)19、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 5 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 17. 9 g。求:制取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g?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