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52585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济水南街学校 程玉红一、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的一篇课文。第七组课文都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主题,矛和盾的集合安排在第七组课文的首篇,通过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集合的思维方法。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字眼,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它在自然平实的叙述中,说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排,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及学生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弄清楚发明坦克的过程,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在

3、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需要,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了解主题,明确任务二、导入新课,板题指导三、检查预习,扫清路障四、切入主题,把握理解五、拓展延伸,领悟道理1、第一环节“了解主题,明确任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下面这组课文,讲述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让我们多读读,多想想。(课件出示)【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让学生朗读单元指导语,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并能按照单元提示的要求进行本单元的学习。2、第二环节“导入新课,板题指导”直接

4、导入。板书:矛和盾的集合(相机指导学生矛、盾 、集的书写。)【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因为本文朴实无华,在平实中说明浅显道理,所以我采用直接导入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我渗透一个重要的写字指导,因为课题中有“矛 盾 集”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在此要求学生 一起书空和指导,一举两得。3、第三环节“检查预习,扫清路障”1、检查预习情况,鼓励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出示生字: 般 架 龟 攻 炮 战 神 兵 退出示词语:矛盾 集合 乌龟 坦克 战场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紧张危急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2、通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提示读文注意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很关键。因为课文

5、短小精悍,我让学生提前预习,真正使用一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对字词的障碍要提前清扫,保证学生能熟练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在这环节还渗透积累词语的意识。4、第四环节“切入主题,把握理解”1、出示图片:矛 盾 坦克你认识这些兵器吗?古代的兵器和现代的兵器会有怎样的关系呢?(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概括三者关系的句子)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读好这句话。2、默读课文,课文的哪些段落写矛和盾合二为一的过程。(2-4段)3、指导学生认真朗读2-4段,明白发明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指导学生朗读好第2段,比如通过“雨点般”“左抵右挡”“招架不住”

6、等词语读出紧张危急的情形。再回到“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引导学生通过“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等词语读出“大显神威”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发明家怎样一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步完成读一读、填一填。5、看到矛盾合二为一的过程,你有什么问题吗? 6、。引出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设计意图】:本环节我从“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直接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矛和盾怎样合二为一的兴趣,在学生认真阅读中找到其中的缘由,从而体会发明家每一步都是怎样提出问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借助“读一读、填一填”简明的结构理清矛和

7、盾合二为一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抓住词语“雨点般、左抵右挡、招架不住”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微妙之处。回到“大显神威”一词,让学生通过一些词语的读悟,感受集矛和盾有点的坦克的神威之处。5、第五环节“拓展延伸,领悟道理”1、借助文后泡泡:“我还能利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比如:轮子+椅子=轮椅床+升降架=升降床电视+电话=风扇+电暖气=凳子+拐杖=老年方便拐杖2、小组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的发明?你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设计吗?【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提示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所教课文中设置提示语的意图,充分认识提示语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使之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切实发挥作用。在这环节中我利用提示语“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 目的是引导学生领会“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如果学生能围绕这一提示语走进我精心设计拓展延伸活动中,就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集多种长处于一身的事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让他们也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有新的发明,给人们带来帮助。五、说板书设计矛盾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坦克矛和盾的集合【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清楚明了,课文的思路线条清晰。最后归结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难点突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