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51882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评价机制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全面、综合多元考核教师的德、能、勤、绩。充分调动激 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素 质教育全面发展。二、考评内容(一)职业道德(10 分)(1)有较强的政策观念,较强的政策水平,认真贯彻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并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学生。能团结同志,服从 领导,热爱关心学生。(2)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与学校 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各种检查评比等活动)。(3)能严格执行关于教师的“四项禁令”,不在上班时间喝酒、 吸烟、赌博、打电话。严禁有偿家

2、教、乱发资料,乱办班,充当黑中 介等行为的发生,树立教师形象,为人师表。(4)班级管理好,学生素质高,身心健康,无人为事故发生, 班级卫生保持较好。能结合本班实际自然渗透德育,教书育人。(5)模范地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法律法令,无违背社会公德及违法乱纪行为。记分方法:每项记 2 分,全体教师的评分和校考核领导小组的评分各占50%。(二)教学能力(10 分)(1)熟悉教师职务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在任职期间积极进修、 学习,了解学科理论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有新的提高。(2)熟悉、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掌握相应的教法 学法,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3)熟悉所教学生的

3、基本情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记分方法:基本达到要求的得 8 分,达不到要求的得 6 分,教师的自评占40%。校考核领导小组的评分占 60%。(三)考勤(10 分)(1)预备铃前 10 分钟签到,铃响结束,每周一提前 10 分钟签 到。(2)不得代签、替签,签到后不得离开岗位,否则视为旷课。(3)迟到或早退一次扣 0.3 分,一周内迟到三次以上,每增加 一次扣 0.5 分,迟到20 分钟视为旷课一节。(4)请假为书面请假,每周请假超过四节,一次扣0.5 分。(5)杜绝空堂和旷工,一周空堂一节扣1 分。(四)工作量(10 分)(1)35 人为标准班,每增加5 人包括5 人为主科教师加1 分。(2)

4、对承担学校工作的,如少先队、微机、图书、仪器管理的 教师,视工作效果加12 分。(五)计划和总结(10 分)计划包括课时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教师要做到学期初有 计划,学期末有总结。备课认真,书写规范,写清课题、教学目标教 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后反思。有教学质量检测。 评估按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规定执行。每学期查 2 次,满分 20 分,不合要求的视情况扣分,最多扣5分。(六)作业及作业批改(15 分) 作业的设置与批改严格按照济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执行。 漏批一次扣2 分,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无作业不计分。作业批改记录漏记一次扣0.5 分,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七

5、)听评课及教学反思(10 分)积极参加镇中心校和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提倡教师之间互 听、互评,取长补短,并做好记录。教师要以课堂问题为主题,探讨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创造热 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能够参加听评课并能主动进 行教学反思记满分,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八)理论学习(5 分)教育理论学习包括集体学和自学,做好记录。每学期学习记录不 少于 5000 字,要求书写认真,并有学习心得体会,每学期查2 次, 根据情况分别得5 分、4 分、3分、0 分。(九)校本教研(5 分)要按时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活动定时间,定课题,定中心发言人。每学期不少于

6、5次,参加教研一次得2 分,缺席不得分,每学期查2 次。(十)家访(5 分) 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并做好记录,经家长签字,学校核实。每学 期不少于5 次。家访一次得1 分。(十一)教学成绩(10 分) 以同年级、同学科,中心校统考或抽考综合为准。第一名为满分, 其余降一个名次减 2 分。连续保持全镇第一名都第一次加 2 分,第二 次加 4 分,以此类推。(十二)特殊情况加分(1)县教学能手加 5 分。(2)优质课、公开课、基本功 得分 321 分。(3)论文和成果得分:国家级4 分,省级3分,市级2分,县 级 1 分。(4)县优师、先进个人加5 分。(5)比赛、辅导成绩加分 321 分。三、考核方法互评、小组评议、领导小组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