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51778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铅酸蓄电池智能充电器原理与维修方法根据铅酸蓄电池的特点,当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放出70%以上时就应及时对其进行充电。并且按如下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恒流充电,第二阶段为恒压充电,第三阶段为涓流充电。否则,会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广泛用于铅酸电池充电器的UC3842集成电路可直接驱动MOS开关管,在稳定输出电压的同时,具有负载电 流控制能力(称其为电流控制型开关电源驱动器),无疑具有独特的优势;只要用极少的外围元件即可实现恒压输出和 控制充电电流的目的。使充电器能够按照铅酸蓄电池性能要求,达到按步骤地实现智能充电的目的。笔者根据某一智能充电器(42V/2A)画出铅酸电池智能充电器的方框图(

2、见图1)和电路图(见图2),并介绍 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图1铅酸电池智能充电器的方框图输出电路斗C5D1-D丁熬T1C4222Y , j TL431 氏图2铅酸电池智能充电器的电路图一、工作原理1交流输入电路由BX1、T1、C3、C4组成,它具有输人保护和抗干扰的功能。BX1为延迟式保险丝(在电源启动时允许流过3A 以上的电流,而正常工作时电流不超过2A),可使用彩电的3.15A延迟式保险丝替代。2整流电路DID4、C3、C4、C5为整流电路,C5电容应选用耐温85C以上、耐压450V的电解电容代替。DID4为通 用的整流二极管。3开关电路它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由T2、V1等元件组成。工作

3、方式为它激式开关电路,在T2的初、次级形成交变矩形 脉冲。V1最好使用耐压大于600V / 6A的场效应管代替。如屡烧V1,要检查、更换RI、C6、D6。4输出电路由二极管D8、D9、C14、D10等元件组成(D8、D9可使用肖特基或高频特性好的二极管代替),D10为防止 蓄电池反接而使用的保护二极管(可用普通的整流二极管代替)。5.PWM脉宽调制电PWM脉宽调制器由UC3842 (内部框图见图3)集成电路和周围的元件组成。UC3842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 调制方式,共有8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R7、C11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 频率特性;脚是反馈电压输

4、人端,此脚电压由IC2光耦合器产生的电压控制脉冲宽度,通过V1改变T2的交变矩形 脉冲宽度,改变T2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满足铅酸蓄电池按三阶段进行充电的目的;脚为电流检测输人端,当充电电流过大或负载短路等故障时通过R4、R6检测到的电压(脚的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 歇工作状态;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C13、R8决定时间常数,f=l.8/ (R8XC13);脚为 公共地端;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直接驱动V1;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 通电开始时C5的300V电压经过R2,达到脚强迫IC1启动,V1工作。同时T2副线圈产生

5、感应电压,经D7、R10 给脚提供可靠的电源。它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功耗为15mW;脚为5V基准电压输出端,为脚提供稳定6.控制电路由DW1、IC4、IC3、IC2等组成,通电开始后300V电压经过R2,达到脚强迫IC1启动后,T2线圈的次级 电压经D8、D9、C14整流滤波的稳定电压,一路通过D10给蓄电池充电;另一路经R20、DW1、C16为IC4提供 12V工作电压,D11为IC4的、脚提供基准电压。正常充电时R13上有0.3V0.4V的电压,此电压经R29加 到IC4的脚,脚输出高电平,此电压一路经R26点亮D13 (红灯);另一路输人脚,使脚输出低电平,D14 (绿灯)灭。充电

6、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当蓄电池电压上升至44.2V左右时,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输出电压维 持在仍44.2V左右,这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减小到200mA时,R13上的电压下降;当IC4的脚电压 低于脚时,脚输出低电平,D13 (红灯)熄灭,同时脚输出高电平,通过R25点亮D14 (绿灯)。此时脚的 电压经D12、R24、IC3、IC2等反馈电路,缩小IC1的脉冲宽度,使D8、D9、C14的电压降低。充电器进入涓流 阶段。再经过 1 小时以上的涓流充电阶段,充电完成。二、维修实例此类充电器维修方法是以ICI的脚为分界点。(1)如脚无电或低于IV,应进一步检查IC1的脚是否有10V 18V的电压。如没有,就是R2和整流电路故障,低于10V检查IC1和C9、CIO;如有,就检查IC1和T2周围的元 件。(2)如脚的电压高于IV,检查D8、D9、负载和控制电路。例 1一台充电器有时充电有时不充电。检修:开机,在故障时测量IC1的脚电压为0.2V,脚电压为18V,可见应为IC1和T2周围的元件故障。检 查脚的外围元件C13严重漏电,更换后该充电器恢复正常。例 2一台充电器开机 20分钟后,机器不充电。检修:停机检查时充电器正常,带负载20分钟后,检查IC1的脚电压大于IV,判断是负载和控制电路或D8、 D9故障。仔细观察D9发热严重,更换D9后充电器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