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51737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的梦教案(教育精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本第十册语文种子的梦教案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新飞大道小学杨智会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三、教学难点: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媒体资源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

2、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例如让学生观看种子破土而出和毫不畏惧开出了的鲜艳的花朵动画,从而感受种子的努力、坚强、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六、教学流程设计图情感延伸拓展作业总结全文 升华体会联系实际,畅谈理想朗读全文,情感升华种子的梦是什么?它要经历哪些困难?再读诗歌质疑问难揭示课题课前谈话自由读,整体感知写作背景拓展作业情感延伸品读课文 解决疑难学习字词,扫除障碍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简介作者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谈话导入 质疑问难自由读文交流感受品读第2小节了解环境了解环境、感受艰难,品读1-2小节指导朗读读文做批注深入梦境,感受

3、美好,品读3-8小节交流汇报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质疑问难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课件2)对,这是一些种子。那如果把它们埋在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一名同学来说。生:如果把它们埋在土里,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出绿油油的叶子、开出鲜艳的花、结出香甜的果实。那如果种子落在瓦砾堆或者石缝里它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来说。生1:我想有的种子会顽强地生存下来,想办法扎根、发芽成长,因为每一粒种子都有巨大的力量,不可抵抗的生命力。 生2:有的种子虽然没有实现它成长的梦,但我相信它一定努力过,与大自然抗争过,它就是顽强的。2、揭示课题是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生物都有自己的梦想,花

4、儿的心愿是用缤纷装扮大地,鸟儿的梦想是在蓝天自由翱翔;鱼儿的心愿是在海里快乐游弋,就连一颗小小的种子也有自己美丽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剧场,走进著名女作家柯岩笔下的种子的梦(课件3)3、质疑问难师:看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请同学来说。生:老师,从课文题目可以看出本文运用的是象征手法,我想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它的梦实现了吗?它是怎样实现它的“梦”呢?评价:学贵有疑!会提问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课文的后面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课件4:1、种子的梦想是什么?2、种子是怎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这首诗。(二)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过渡: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

5、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请同学跟大家交流一下。 1、简介作者(课件5)柯岩,女,满族,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女诗人。原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生于河南郑州。“柯岩”是笔名。柯,小树;岩,石头;柯岩,长在岩石中的树,形容很坚强。出版专著50余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课件6)“柯岩”是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

6、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师:有位作家曾说,如果说中国文坛是一座百花园,那么柯岩的作品则是这花园中颇富特色、引人注目的花朵。(课件7)(出示柯岩照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柯岩,当代著名的女诗人、作家。2、写作背景(课件8)文革期间,柯岩和丈夫深受迫害,但他们始终没有被击倒,因为她内心深处有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和“拨开云雾见日月”的希望。“文化大革命”后期,噩梦将结束,光明即将到来之时,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了解这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诗歌。(三)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

7、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在读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扫除一下字词障碍。(课件9)注意:要区分平翘舌音,读准声调。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1、学习字词,扫除障碍吮(shn)吸 积攒(z n) 絮(x )语 憩(q)睡 孕(yn)育 躯( q )壳 妒嫉(d j ) 盟(mn)誓 倾(qn)心 褐()色 酿(nin)造 忙碌(l)请一名同学来读。齐读来,大家一起读!评价: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读得不错!2、自由读种子的梦,整体感知师:下面,(课件10_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种子的梦,思考:这首诗歌向我们讲述了什么。请同学来说。师:嗯,(课件102)这首诗歌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

8、。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3、再读诗歌(课件11)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诗歌,想一想:种子的梦是什么?它都经历了哪些困难?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种子的梦是什么?同学们读得认真,标画得仔细,请一名同学来说,种子的梦是什么呢?(课件12)生:种子的梦是生根发芽、长出绿油油的叶子,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累累果实,实现一生的绚烂,并期盼着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它要经历哪些困难? (课件13)一粒小小的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它想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它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是很艰巨的。你知道它都经历了哪些困难

9、吗?师:请同学来说。生:种子经历的困难有冰冷的世纪、土层的压力、还有冰雪的妒嫉。(四)品读课文 解决疑难过渡: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共同感受种子艰难的生长历程。1、了解环境、感受艰难,品读1-2小节(1)了解环境a自由读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一粒种子栖息在哪里?有着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课件14:在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我藏身进褐色褐色的土地,像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 潜身在潜身在碧绿的海底。 b交流感受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一小节在文字表述上有什么特点吗?请同学来说。生:我发现有词语反复重叠的现象,比如:“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潜身在潜身在”(变颜色)师:是呀

10、,词语的反复重叠,可以使其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细腻。那么,这里“冰冷冰冷”是什么意思?嗯,“冰冷冰冷”就是很冷很冷,冷到了极点。一个世纪就是一百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呀!师:“褐色褐色的土地”又给我们什么感受呢?对,这里突出强调种子在冰冷的泥土里蛰伏等待时间之漫长,生存环境之恶劣。还有什么体会?请同学来说。生:这一小节有比喻句:“冰冷冰冷的世纪”是比喻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是比喻这一粒种子。这里鱼儿的“小”和冰冷冰冷的世纪的“长”、海底的“大” 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种子生活在艰难的环境里,它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体会深刻,能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吗?c

11、指导朗读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注意词语反复重叠的特点,读得时候声音低沉些、缓慢些,读出冬天的寒冷而漫长。 教师引读:就是这样一粒小小的种子,身处在黑暗、压抑的土层下,却依然对生活充满期盼、充满向往。(2)品读第2小节(课件15)鱼儿在大海里自由来去, 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 让水分滋润着我的躯壳, 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引导:是啊,我虽然憩睡在母亲怀里,但我努力“让水分滋润着我的躯壳,让梦儿孕育在我的心底。”正所谓平静中孕育着力量。同学们,想一想,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这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又是怎样的一种渴望呀!请同学试着读出种子的期待与渴望。2、深入梦境,感受美好,品读3-8小节(1)读

12、文做批注师:在这个冰冷冰冷的世纪,种子的梦是什么呢?课件16: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你的感悟写在课文的空白处。渗透方法:大家读得很投入!读书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还要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就是读书习惯的养成。(2)交流汇报师:请同学跟大家交流你的看法。品读第3小节,体会种子“生根发芽”的艰难历程。课件17:生:梦儿伴着我甜蜜地叹息,根须帮助我轻轻地吮吸,为了冲破那土层的压力,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我从诗歌的第三小节知道生根、发芽就是种子的梦,它为了冲破土层的压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它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a理解“一点一滴” (课件变色)师:就是这“一点一滴”的力量,那么的微

13、不足道,可种子并不放弃,依然执着地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同学们,你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生:它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一点一滴的力气虽然微不足道,但水滴石穿,只要种子能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它一定能冲破土层的压力。生:我还明白了一点,就是不管我们面临的困难有多大,就像种子顶着的褐色褐色的厚重的土层一样,我们一定要有勇气面对。只要做到坚强勇敢,持之以恒,相信点滴的积攒是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功的。b形象体会种子的力量师:是啊,多么坚强有毅力的种子。我们来看一看种子是怎样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课件18演示:种子破土而出的画面)c体会精神,指导朗读师: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呢

14、? (课件19:句式练习)这是一粒_的种子。请同学来说。生1:这是一粒努力的种子。生2:这是一粒持之以恒的种子。生3:这是一粒顽强的种子。生4:这是一粒坚持不懈的种子。师引导:好,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那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你们美妙的梦想,为了破土而出!你们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一起读第三小节。 (课件20)品读第4小节,体会种子力量之源。师:是什么带给种子这无穷的力量?教师引读:我一点一滴的积攒力气,因为(课件21)齐读我思念那明媚的春光,我思念那辽阔的大地,我想他们也同样思念着我,于是:降下了相思的雨滴. 师:读着这些语句,你读出一个最有情感的词语了吗?对,是思念。(变颜色)谁能给它换个近义词?请一名同学说。对,还可以换成“想念”一词。那你们认为哪个词语更恰当一些,能说出理由吗?师:对,思念比想念程度更深,思念是悠长的,来,慢慢读,试着读出你的理解。生读第四小节。师:追求是无止境的,生根发芽,冲破土层的种子还有什么梦想,请同学来读第5小节。品读第5小节,体会种子长叶的顽强。课件22:我会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我缓缓地伸展腰肢,好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嫉。师:能和大家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