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51298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范承保 黄鹤清 付宁福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S32 Cl35.5 I127 Na23 Rb85.5 Cu64 Fe56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据下图,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可能来源于1阶段的重复B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一定是在线粒体基质中C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相同质量脂肪与糖类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比糖类放能多、脱氢多、产水多、耗氧多2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

2、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l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3、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C 红细胞可作为“陷

3、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D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相互选择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D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5.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B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C若A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B也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D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

4、肪鉴定时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制作过程为: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D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7下列叙述都涉及有机化学相关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烧菜时加少量的醋和料酒会使菜味清香可口,是因为醋酸和酒精都具有香味B一定条件下,稻草可制得酒精和氨基酸C氯化汞(HgCl2)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蛋白质变性,杀菌

5、消毒D氟利昂(CF2Cl2)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NH3中含有6.021022个共价键B100 mL 1 mol/L 的H2SO4溶液中含有6.021022个H+C将4 g NaOH溶于100 g蒸馏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D电解含溶质16.0g的CuSO4溶液,能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6.4g金属Cu9下列反应所得到的有机产物不是纯净物的是( ) A2-氯丁烷与氢氧化钠、乙醇在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 B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CCH3CH2OH在空气中加热(以铜作为催化剂)的氧化反应D苯酚

6、与足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导电能力加水体积CH3COOHHCl溶解度温度abmt图1图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表示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B图1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C图2中,t 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m%D图2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可以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从a点变为b点11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

7、Mg2= MgxMo3S4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稀盐酸:Fe22H=Fe3NO2H2OB向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C向(NH4)2Mg(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O:Mg2+Na2OH2O =Mg(OH)22Na+ D向0.1molL1、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A-+OH-=A2-+H2O13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

8、,X的焰色呈黄色。W、Z同主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QWB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化合物CQ和Z所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DX、Y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48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A、B两质点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以相同的速率v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A、B间

9、的最短距离为( )15.如图所示,两次渡河时船对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已知第第一次实际航程为A至B,位移为S1,实际航速为v1,所用时间为t1由于水速增大,第二次实际航程为A至C,位移为S2,实际航速为v2,所用时间为t2,则( )16.如图所示,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的物块在t=0时被无初速释放,此时开始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的水平力作用.、和分别表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速度和重力势能变化量,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t0Dta0Ctf0Atv0B17.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km 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400k

10、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36000km,宇宙飞船和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二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二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 ) A4次 B6次 C7次 D8次18.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电阻为R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过宽均为a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之间的函数图象,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11、( )itOitOitOitOA B C D1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n1:n2=6:1, 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当原线圈两端接有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如果保持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12V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6VC灯泡变亮 D灯泡变亮20.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过O点的虚线MN与电场线垂直,两个相同的带负电的粒子P、Q分别从A、B两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速度方向垂直于MN,且都能从MN左侧经过O点。设粒子P、Q在A、B两点的加

12、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电势能分别为Ep1和Ep2,以过O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到达O点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粒子的重力不计,则( )600300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左右两斜面光滑。一质量为m的物体B沿倾角=30的右侧斜面加速下滑时,三角形木块A刚好保持静止。则当物块B沿倾角=60的左侧斜面下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仍然静止不动,地面对A的摩擦力两种情况下等大BA仍然静止不动,对地面的压力比沿右侧下滑时对地面的压力小CA将向右滑动,若使A仍然静止需对施加向左侧的作用力D若=450角,物块沿右侧斜面下滑时,A将滑动第II卷(非选

13、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22.(6分)图1为用速度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在长木板上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读出A、B两点的距离L;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的左端;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接通电源,将小车自C点释放,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以及小车经过A、B时的速率vA、vB;由运动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并将测得的拉力和

14、加速度填入实验数据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实验数据表如下:(1)由表中数据,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a-F实验图线(图中已画出的为理论图线):(2)实验图线与理论图线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3)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要保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不变B要保证小车(含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远大于所挂钩码的质量mC两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要适当大些 D要保持拉线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23.(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个传感器,需要选用某种电学元件实验中首先要描绘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元件(额定电压2V、额定电流200mA)B电流表A1(量程00.3A,内阻约为1)C电流表A2(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