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联絮语(共2页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512303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联絮语(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联絮语(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联絮语(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联絮语(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春联絮语 春节将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达对新一年的祈福与祝愿。中华民族的这个独特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此举,被艺术大师周汝昌称为“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春联,又称对联、对子等。春联起源于战国时期,原创名叫“桃符”。那时,中原人家就有了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的习俗。悬挂的桃木板,叫“桃梗”,又叫“桃符”。史书后汉书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长六寸宽三寸,上书“神荼”、“郁垒”二神。这二神,源自山海经中的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桃都山,其东北一隅有桃树自然形成的一座拱形大门。因山上妖魔鬼怪外出作孽必经此门,故又称之“鬼门”

2、。天帝为了保护人间百姓免受其害,就派了专司监察鬼怪行为的“神荼”和“郁垒”二神把守此门,发现鬼怪恶行即绑之喂虎。于是,民间百姓借此传说,将画了二神画像的桃木板钉挂于大门两侧,用以驱鬼避邪,以求吉祥。 到了唐朝,唐太宗为了褒奖为其守夜护卫的尉迟恭、秦叔宝二将,令其手下将尉秦二将画在了桃木板上。于是,尉秦二将也成了看家守户的门神。 公认的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出自五代十国的后蜀君主孟昶之手。蜀主孟昶倡导用诗句代替桃木板上的画像,并亲笔书写。宋史蜀世家载:“每年除,命字学士为祝词,题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辛寅逊题词,以其非工,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时于公元964年,至今己1300多

3、年。但那时,春联一词仍未问世。 桃符一词,一直沿用至宋代。“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即为例证。 春联一词诞生于明朝。明代陈云赡簪云楼杂话中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观,以为笑乐。”。朱元璋不仅赏联,还亲自写联赠予大臣,陶安就曾获其亲书“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院文章第一家”之联。朱元璋一次微服赏联,发现一户人家无联。经查,其为阉猪之人,不识字也无功夫请人写联。朱元璋闻之,令速取文房四宝,欣然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后,阉猪人将该御联装裱供奉。此后,春联在民间盛行。随着造纸业的发达,用红纸书写对联成

4、为重要的年俗之一。到了清朝,春联发展达到高潮。 写春联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春联作为一种衍生于古骈体文,又借鉴了传统诗歌文学形式的独立文体,因其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别具特色。从内容面讲,春联一要体现新春特征,赞春咏春迎春佳句皆可入联;二要体现时代特征,选用与时俱进或歌颂社会现实的新词鲜句;三要体现喜庆特征,要融入热烈欢快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之意;四要体现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表达其美好感受、愿望和追求。在上述前提下,还必须力求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结构完整统一,语句鲜明简炼。具体地讲,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组要相对,词性要一致,音调要和谐,上下要衔接,语句忌重复。还要注意,勿因疏忽而出现不吉利的

5、字词,此乃过年之大忌。写好上下两联后,要选写好横批,即横额、横联。横批与对联相互补充,是对联的中心或题目,属点睛之笔。另外,农村住家多一户一个宅院,有院门和屋门之分,屋门还有居住人的辈份之分。因此写春联时还要根据对象,区别写之。 除了上下联和横批组成一扇门的主联外,依其使用场所,春联还包含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种类,其内容均为吉祥之句,书写形式随意多样。“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门框上,“春条”贴在院墙院树等处,“斗方”则贴在家俱和影壁中。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寄托美好的愿望。有的则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己到。 如今,市场上印制的春联比比皆是,但仍然还有不少人在精心书写春联。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都要把春联粘贴到位。有的地方,则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之后就陆续贴出供人欣赏。 春节,一个阖家团圆充满浓浓亲情的节日,为中华民族的百节之首。春联,作为这个隆重节日的绚烂盛装,寄托了家家户户的美好祝愿,也是亲人团聚后的文化大餐。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过春节贴春联赏春联,永远是华夏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