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51178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目的对超声波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超声波检测过程和结果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规定要求。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验。3 引用标准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 通用要求JB/T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 超声波检测4 人员资格4.1 凡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和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超声波检测资格。4.2 取得不同超声波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别

2、相应的检测工作。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级或级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级或级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5 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5.1 仪器5.1.1 超声波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5.1.2 所用探伤仪必须在周检期内,切周检合格。每隔3个月应对仪器水平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5.2 探头5.2.1 新购探头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参数进行测定。5.2.2 双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5MHz,探头晶片面积不小于1502;单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2MHz5MHz,探头晶片一般为1425;斜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2MHz5

3、MHz,晶片直径为1025。5.2.3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歪斜。5.3 试块 103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TDZZ03006-2014标题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版本号/修改次2014/0页 数共 4 页 第 2 页5.3.1 用双晶直探头检测厚度不大于20的钢板时,采用CB标准试块。5.3.2 用单晶直探头检测厚度大于20的钢板时,采用CB标准试块。试块厚度应与被检钢板厚度相近,如经与用户协商同意,也可采用双晶直探头进行检测。5.3.3 用单晶直探头检测锻件时,采用CS标准试块。5.3.4 当锻件检测距离小于45时,应采用双晶直探头和CS标准试块。5.3.5 用斜探头检

4、测焊缝时:a. 探头的前沿在CSKA试块或已知直径的半圆试块上测定。b. 探头的K值在CSKA或CSKA上测定。c. 一般情况下,距离波幅曲线在CSKA型试块上实测绘制。6 检测时机和检测表面准备6.1 按本公司无损检测控制程序的相应条款执行。6.2 检测面6.2.1 钢板检测时,可选钢板的任一轧制平面进行,若有特殊要求时,也可对钢板上下两面分别进行检测。6.2.2 锻件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测,尽可能检测到锻件的全体积。6.2.3 锻件厚度超过400时,应从相对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6.2.4 焊缝检测时a一般情况下,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若受几何

5、条件的限制,可在焊缝的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探头进行探伤。b绘制距离波幅曲线。6.3 检测灵敏度6.3.1 钢板厚度不大于20时,CB标准试块上底波第一次反射波高调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10dB作为基准灵敏度。6.3.2 钢板厚度大于20时,CB标准试块5平底孔第一次反射波高调到满刻度的50%作为基准灵敏度。6.3.3 板厚不小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也可取钢板缺陷完好部位的第一次底波来校准灵敏 104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TDZZ03006-2014标题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版本号/修改次2014/0页 数共 4 页 第 3 页度,其结果与5.2.2的要求相一致。6.3.4

6、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长度,且探测面与底面平行时,原则上可采用底波计算法确定其基准灵敏度。对由于几何形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或壁厚小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CS标准试块确定其基准灵敏度。6.3.5 扫查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2平底孔当量直径。6.3.6 检测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不低于最大声程处的评定线灵敏度。6.4 扫查方式及速度6.4.1 检测钢板时,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100的平行线进行扫查。在钢板剖口预定线两侧各50内作100%扫查。检测钢板时,扫查速度不得大于200/S。6.4.2 检测锻件时,探头在检测面的扫查间距,应保证有15%

7、的声束复盖。检测锻件时,扫查速度不得大于150/S。6.4.3 检测焊缝时,探头应垂直于焊缝中心线作锯齿扫查。必要时,还应进行平行或斜平行扫查,以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裂纹。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探头移动区应不小于1.25P,P=2TK T为母材厚度 K探头K值检测焊缝时,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距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7 缺陷的测定与记录7.1 钢板缺陷7.1.1 缺陷第一次反射波波高大于或等于满刻度的50%,即150%。7.1.2 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波高消失或低于满刻度的50%,即150%。7.1.3 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波高未达到满刻

8、度,此时缺陷第一次反射波波高与底面第一次反射波波高之比大于或等于50%即1100%,而1/150%。7.1.4 利用半波高度法确定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确定4.1.3中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 105 XX压力容器制造规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TDZZ03006-2014标题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版本号/修改次2014/0页 数共 4 页 第 4 页时,移动探头,使底面第一次反射波波高升到检验灵敏度条件下荧光屏满刻度的50%。此时探头中心移动距离即为缺陷的指示长度。7.2 锻件缺陷7.2.1 对单个分散缺陷,用当量法和半波高度法评定,当缺陷因波高度超过验收基准6db时,应进行波幅和位置记录。7.2.2 被检锻件中边长50的立方体内,有5个以上缺陷回波高度超过验收基准6db时,称为密集型缺陷,并予以记录。7.3 焊缝缺陷7.3.1 当缺陷反射波位于区时,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判废。并记录其位置。7.3.2 当缺陷反射波位于区时,用于6dB法或端点6dB法测该缺陷的指示长度,并记录其位置和最高波幅。7.3.3 当缺陷反射波位于区时,使波幅降至评定线,以此测定该缺陷指示长度,并记录其位置和最高波幅。7.3.4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线性及灵敏度是否有变化,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校验仪器。检测结束后,应对仪器重新进行校验。8 检测结果及报告按本公司无损检测结果和报告管理规定的相应条款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